天壇,與天相連。踏上長長的通道,由南向北行進,在蒼松翠柏的環繞中,感受天之高遠,體會天之「至高無上」。

天壇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據說,一位法國建築專家到此遊覽後,感嘆道,摩天大廈也沒有祈年殿那種高大與深邃的意境,達不到祈年殿的藝術高度。

天與祭天

天,是中國傳統信仰體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說文解字》裏,「天」有一個意思是「至高無上」。天,可指與「地」相對的「天」,或廣義的大自然、宇宙,還可指統治一切的最高之神,即皇天、昊天、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蒼天」、「上蒼」、「老天爺」等說法即為此意。

中國古人抱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順從「天意」;皇帝自稱「天子」、「奉天承運」。人們相信「老天有眼」,做壞事會遭「天譴」,這都體現了人對上天的謙卑和順應。

華夏民族自上古時期就已有祭天的活動,西周時確立了由天子直接向上帝祭祀的祭天禮儀,其他人則通過祖先祭祀上帝,而上帝會降福給有德行的人。

歷代帝王都非常重視祭祀天地,祭祀建築在都城建設中總是集中強大的人力和物力,並且以最高的技術水平營造。古代皇帝在祭祀前,通常先行齋戒;在祭祀時,皇帝帶領文武百官朝拜禱告,奉獻供品、感謝上天的哺育之恩並祈求風調雨順。

天壇與天

天壇佔地約273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古代祭祀建築群。明清兩朝共有22位皇帝在此舉行過祭祀大典。

天壇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天壇分為內壇和外壇,呈「回」字形,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內壇又分為南北兩部份,北部的「祈穀壇」用於春季祈禱豐年,南部的「圜丘壇」用於「冬至」日祭天。兩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之間以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橋相連,兩側為大面積的鬱鬱蔥蔥的古柏林。

天壇祈穀壇鳥瞰。(大紀元資料室)
天壇祈穀壇鳥瞰。(大紀元資料室)

內壇有四大建築群:祈穀壇、圜丘壇、齋宮(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居所)及神樂署(掌管祭祀樂舞的教習和演奏),共有古建築92座,包括多處名勝古蹟,例如: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無梁殿、長廊、雙環萬壽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等。

1998年11月,天壇被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中提到,(天壇)無論在整體佈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而這一關係在中國古代宇宙觀中佔據著核心位置。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宏偉建築 大成之作

天壇佈局嚴謹,設計獨特,突出了天空的遼闊高遠。園內建築氣勢恢宏,古樹森森,烘托莊嚴肅穆的氣氛。

天壇的建築特色薈萃了古代哲學、歷史、數學、力學、美學、聲學及生態學,充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和內涵:陰陽、五行、天象、尊卑秩序等等皆在其中。

首先,壇牆的形狀含有寓意:南側垣牆的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則為圓弧形,象徵 「天圓地方」,俗稱「天地牆」。壇內主要建築多以藍色琉璃瓦覆頂,象徵天色。

祈年殿和皇穹宇這兩個單體建築都使用了圓形攢尖頂,其外部的台基和屋簷呈層層收縮上舉,營造出動感和漸漸與天接近的感覺。此外,祈年殿按天像列柱,圜丘壇重視「陽數」,與傳統文化絲絲相扣。

天壇祈穀壇。(大紀元資料室)
天壇祈穀壇。(大紀元資料室)

祈年殿——切合天象

祈年殿位於祈穀壇中央,是天壇最宏偉、最華麗的建築。此圓形大殿坐落在三層六米高的巨大石台(祈穀壇)上,直徑32.72米、總高38米,鎏金寶頂藍瓦三重簷攢尖頂,氣勢巍峨。

祈年殿原名大祈殿、大享殿,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為現名。光緒十五年(1889年)此殿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一切建造全部為清代建築規定的最高等級。

祈年殿的內部構造工藝精湛、富麗堂皇。大殿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中央4根龍柱象徵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大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則像徵二十四節氣,三層巨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

殿大陸板正中置放一塊圓形大理石,此石帶有天然的龍鳳花紋,呼應著上方藻井及四周彩繪貼金的龍鳳祥雲紋樣。

 

祈年殿內一景。(Dennis Jarvis/Flickr)
祈年殿內一景。(Dennis Jarvis/Flickr)

圜丘壇——妙用數學

圜丘為雕砌的三層露天圓台,象徵著天。它共分三層,每一層的四面都有台階,各為九級。古代把一、三、五、七、九單數稱為「陽數」,又叫「天數」。三層壇面的石塊及四周的欄板數均為九或九的倍數。

圜丘最高一層檯面的直徑是九丈,名「一九」;中間一層是十五丈,名「三五」;最下一層為二十一丈,名「三七」。三層直徑總和為四十五丈,是九的倍數,且寓意 「九五之尊」。第一層有欄板七十二塊,第二層一百零八塊,第三層一百八十塊,共計三百六十塊,正合周天三百六十度。

天壇圜丘的天心石。(大紀元資料室)
天壇圜丘的天心石。(大紀元資料室)

最上層壇中央嵌有一塊圓形石板,叫做「天心石」。人站在天心石上,高呼一聲或發出敲擊聲,即能聽到很大的回音,聲效好似一呼百應。天心石周圍繞有九重扇面石塊。第一圈是九塊,第二圈是十八塊,一圈圈依次按九的倍數遞增,至第九圈為八十一塊。

中壇從第十環開始,繞有90塊扇面石,依次遞增至十八環,下壇從十九環開始,至第二十七環,以243塊扇面石圍繞。三層壇共有378個「九」,合計用扇面石3402塊。

天壇圜丘。(Ian and Wendy Sewell/Wikimedia Commons)
天壇圜丘。(Ian and Wendy Sewell/Wikimedia Commons)

丹陛橋

丹陛橋為內壇的南北主軸線,全長360米,寬約30米,北連祈穀壇,南接圜丘壇。橋面中心線的石板道叫「神道」,左右兩側的條石道分別為「御道」和「王道」。天帝神靈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整個橋體由南向北逐漸升高,直至祈年殿,象徵皇帝升天,另外這也隱喻從人間到天上的遙遠路程。遊客行走在這條大道上,環顧左右兩側的松林古柏,極目遠方的藍色穹頂,心中升起難以言表的磅礡壯闊之感。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在《冊問王道》中寫道:「王者受天命,臨四海,上承天之序,下正人之統。」如此的神聖君威,在天壇中得以巧妙地物化。

天壇的壯觀、古樸與典雅,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依然光彩照人。她非凡、獨特的美麗,源自傳統內涵的博大與精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