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的王小姐,平日喜愛喝豆漿,為了改善經痛有吃補品保養,但近半年來發現每個月的經血量變多,伴有大塊的血塊,白天要使用夜用衛生棉,睡覺時至少得起床3次換衛生棉,生活飽受困擾,於是前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王小姐有貧血,血紅素降到7 mg/dL(成人女性正常值為12~16mg/dL),而且有多顆子宮肌瘤,其中一顆4厘米的肌瘤不偏不倚剛好在子宮腔正中央,影響子宮收縮。於是醫生以子宮鏡手術切除子宮腔正中央的子宮肌瘤與所有子宮腔內之肌瘤,為她解決半年來經血過多與貧血的問題;術後6個月回診檢查,血紅素已回升至13 mg/dL。

Fotolia
Fotolia

子宮肌瘤 是女性常見的疾病

台灣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生張美玲說,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疾病,根據台灣國衛院子宮肌瘤臨床指引所述,肌瘤好發於30歲以上的育齡婦女,發生率約20%,40~50歲發病率最高可達50%。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之一是女性荷爾蒙的過度刺激,食物中如豆漿、當歸、動物性油脂、蝦卵、蟹黃等都富含荷爾蒙。

如果子宮肌瘤不大,且位置沒有壓迫子宮腔,通常不會出現症狀;當肌瘤太大或壓迫子宮腔,常見的症狀包括血塊增加、月經量過多導致貧血,以及因肌瘤壓迫鄰近器官引起的相關症狀,例如:壓迫膀胱、直腸導致頻尿與便秘。

不可輕忽 月經有血塊的症狀

經血量大且伴有血塊等症狀是子宮肌瘤的典型表現。張美玲說明,通常女性在月經期間身體會釋放抗凝血劑,阻斷血液凝塊,幫助經血排出,但經血量太大時,血塊組織來不及溶解就排出,就會出現生理期充滿血塊,因此不可輕忽月經有血塊的症狀。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

張美玲提出,子宮肌瘤的治療,取決於肌瘤大小、生長部位、是否合併經血過多、貧血、痛經、壓迫症狀(例如:頻尿、腰酸背痛)等;剛開始可嘗試經由藥物治療,如果無法使用藥物或藥物治療無效者,則要施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根據腫瘤位置、數量與大小可選擇傳統開腹手術、微創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手術、腹腔鏡手術)與無創(無傷口)子宮鏡手術。

不要因為害羞而延遲就醫

張美玲補充說,子宮肌瘤雖然為良性腫瘤,但症狀出現時輕則影響日常生活,嚴重則造成貧血與不孕,長期貧血會影響抵抗力與心肺功能,婦女朋友若介於生育年齡,且肌瘤已有症狀,視情況可考慮先以藥物治療改善症狀,再評估是否有侵入性治療的必要性,避免影響日後受孕與生活品質。在此也提醒無性經驗或從未生育的婦女們,不要因為害羞而延遲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無性經驗者同樣可適用子宮鏡手術;若出現月經量大,經期血塊越來越多,一定要儘早就醫切勿輕忽。◇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