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病人,因為頭昏、月經量少,而求診於中醫,看完病後,中醫師會告訴她們患有「血虛」或「欠血」(台語),要她們於月經結束後,稍微吃一點四物湯補補血,做為輔助治療。當這些患者,下次來看我的門診時,她們便會直接了當的告訴我,上一個醫師說她患有「貧血」,於是乎中醫的「血虛」,便被病人理所當然的轉述成西醫的「貧血」!?
到底西醫的「貧血」,和中醫的「欠血」(即血虛),這兩個說法有不一樣嗎?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兩者定義上的差別。
貧血、血虛的定義
西醫認為「貧血」所衍生出來的症狀,其實是因血液中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降低所致,根據西方醫學給貧血下的定義:假若一個成年人在海平面的高度,其血中紅血球量男性小於450萬/uL而女性小於400萬/uL、血紅素男性小於14克/dL而女性小於12克/dL的情形,就要懷疑是貧血了,因此要診斷「貧血」,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先要抽血,抽血確定貧血存在之後,再繼續追查引起貧血的原因。切勿因為自己常頭暈,或臉色不好,就妄自下診斷,認為自己患有「貧血」。
什麼是「血虛」呢?中醫講的「血虛」指的是一組症候群,會使我們的身體表現出臉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爪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身體消瘦,手足麻木,健忘易驚,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等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血虛證」。
氣血的生理功能
中醫講到「血」,就一定要提到「氣」,中醫認為氣和血是構成機體的基本物質。氣屬陽,血屬陰;氣為動力,血為基礎。簡單的說,氣對人體生命活動有推動和溫煦等作用;血是經脈中流行的紅色液體,血在氣的推動下,內至五臟六腑,外達皮膚肉筋骨,循行全身,對全身組織器官起著營養和滋潤的作用。中國醫學認為血的運行由心所主,血液的生成及統攝有賴於脾(非西醫的脾臟)氣的健旺,血的貯藏及調節則有賴於肝(非完全指的是西醫的肝臟),而腎(非完全指的是西醫的腎臟)主骨生髓,為造血之根本。所以血病的病機常和心、肝、脾、腎等臟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中醫在治療貧血的病人時,不是只有單純的補血,有時還要補其他臟腑的氣之不足。
血虛的臨床症狀
「貧血」的臨床表現與「血虛證」的症狀頗為類似,究竟中醫的「血虛證」是否指的就是西醫的「貧血」呢?事實上西方醫學所謂的「貧血」並不完全等於中醫的「血虛」。臨床上可以發現,患有中醫「血虛證」的病人,抽血檢查後,發現自己的血紅素並沒有下降;而罹患西醫「貧血」的病人,也不見得會頭暈,或出現如中醫「血虛證」的諸多症狀,這得視病人貧血的程度,與發生時間的長短而定。
不過臨床上可以發現的是,當貧血愈嚴重,即血紅素降的愈低(當Hb小於9以下),則「貧血」與「血虛」證兩者的關係會愈密切。當身體發生單純而且嚴重的貧血時,我們的身體會產生一些代償反應及變化,比如心跳增強、心跳次數增加、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臟擴大,或是大的收縮期雜音,甚至舒張期雜音。因此我們的身體會表現出臉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爪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身體消瘦,手足麻木,健忘易驚,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等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血虛證」。
「血虛證」是中醫虛證分類中,一個很重要的診斷名詞,治療上有名的方子如:四物湯、聖愈湯、八珍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等,臨床上用藥應該根據臟腑辨證與病情的輕重,做適度的調整。
下一次再有人告訴你,他患有貧血,應該多問他一句「你怎麼知道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