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期間,每逢傳統佳節、太平清醮、神誕、新店開業、紅白二事⋯⋯花牌都起著重要的宣告作用,在街頭所見的由傳統竹棚搭成的港式花牌,遠觀氣派十足,近看則可見其中每一個組件都頗費心思。十多歲就跟隨父親做花牌的蔡榮基師傅,十分珍視這一手藝,懷著一顆對父親的孝心,精益求精發揚花牌工藝,堅持傳統之餘亦有創新,相信港產花牌文化能登上世界舞台。

如今有近三十年花牌紮作經驗的師傅蔡榮基,提及自己踏上花牌之路,影響自己最深的是他的父親蔡創。上世紀四十年代投身竹棚業的蔡老先生,先後創辦蔡創花店及榮益花店,無師自通花牌製作技巧,一生鍾情於花牌工藝,一路鑽研並對花牌進行創新,並將技藝傳給兒子蔡榮基。去年蔡老先生九十三歲高壽辭世,但他對花牌的熱忱態度深深感染著兒子,留下的作品更是蔡榮基繼往開來、一路前行的動力。

蔡師傅為林村香港許願節2019製作的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為林村香港許願節2019製作的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工場大火花牌受損 重頭再來不言棄

蔡師傅回憶,九十年代時,當時自己還在讀中學,自家的花牌工場曾遭受火災之劫,一日夜晚工場火光衝天,燒掉了很多父親的心血,至午夜十二時火才被撲滅。當時他自己感到不知所措,但是父親卻不發一言,用行動證明自己對事業的堅持。

蔡師傅分享:「當時十二點前火燭,父親十二點後開工,即刻破竹,紮組件,一直紮、紮、紮,紮了很久。」火燭之後,蔡師傅一放學回家就跟父親一起紮花牌組件,但是堅持了三、四日之後就不想繼續幫忙,父親卻依然默默堅持收拾殘局,持續紮作花牌。蔡師傅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多年後回憶起此事,父親的恆心也令他感動。

一絲不苟 不計成本紥出最佳花牌

做事一絲不苟,蔡師傅相信這也是從父親身上學習的品德之一。父親不計成本,堅持設計出效果最佳的花牌,這份對工作的熱忱態度感染著蔡師傅,以致在他接手家庭事業後,也以品質至上作為衡量標準。

蔡師傅為了達到花牌最好的效果,不計成本嘗試新物料,他分享:「例如試用霓虹光管,成本很高,我預訂回來要裝,要測試,做之前要測試很多東西。然而我會撞板,會耗損很多東西,買很多物料回來試,會用很多成本去嘗試新事物,所以我每一件花牌都投擲了很多心機和金錢。」

蔡師傅提到,無論花牌的表現方式如何變化,「紮」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序,一個精緻的花牌不少步驟應該以手工紮作完成,現在有的花牌變成了印刷品,這是不可取的。

蔡榮基師傅對花牌製作以至裝嵌的每一個細節均一絲不苟。(陳仲明/大紀元)
蔡榮基師傅對花牌製作以至裝嵌的每一個細節均一絲不苟。(陳仲明/大紀元)

蔡榮基師傅親手裝嵌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蔡榮基師傅親手裝嵌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他認為花牌中的基本元素必須遵循傳統,如使用竹、銻片等材料,且中間的手作工夫也是很重要的,即使字型打印出來,他亦堅持運用色油填描,而不是運用彩色打印,他相信這樣的字顯得更有立體感:「像別人在布印上(字)就掛上去了,很快。我要加印油,加其它東西上去,多了很多工夫和時間。但掛出來效果好,自己覺得滿意就好。」

港產花牌的變遷

提及花牌的歷史,蔡師傅自豪地分享這是香港的本土產物,歷史起源可追溯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或以前,而在五十至八十年代期間進入全盛時期。花牌揉合了紮作、書法、繪畫及竹棚工藝。

蔡師傅為大埔地區社團製作的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為大埔地區社團製作的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也一路隨著父親見證著花牌的變遷。他分享,最初的花牌是用真花作為裝飾,之後使用紙花,後來發展為耐用的銻花;最初花牌標題使用棉花字鋪砌,後因棉花難尋,加上工序需時長,後改為手寫大字,如今則轉用打印字型後再以色油填描;過往一般使用鎢絲燈泡,現在外掛的花牌一般使用LED燈,會顯得更為光亮;花牌龍柱上所繪的吉祥物,如龍、鳳、麒麟等瑞獸圖案,過往是人手繪製,現今則打印出來後再剪貼上去。

新界圍村婚宴訂造的花牌,把傳統的紅布換成粉紅色布幅,充滿了喜慶意味,在婚禮場上更添浪漫與溫馨。(陳仲明/大紀元)
新界圍村婚宴訂造的花牌,把傳統的紅布換成粉紅色布幅,充滿了喜慶意味,在婚禮場上更添浪漫與溫馨。(陳仲明/大紀元)

花牌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蔡師傅會因應客人的需求和現實情況對花牌進行創新,如嘗試使用不同顏色設計花牌。他舉例,近期完成的一個為新界圍村婚宴訂造的花牌,把傳統的紅布換成粉紅色布幅,充滿了喜慶意味,在婚禮場上更添浪漫與溫馨,客人也對花牌十分滿意。而在今年黃大仙祠外的立體祈福花牌,也是他的創新嘗試,由竹搭建出屋簷,屋簷邊有銻花裝飾,屋簷底部也設計有祥瑞圖案,十分別緻。

今年黃大仙祠的立體祈福花牌,是蔡榮基師傅的創新嘗試。(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黃大仙祠的立體祈福花牌,是蔡榮基師傅的創新嘗試。(陳仲明/大紀元)

黃大仙祠的立體祈福花牌屋簷邊有銻花裝飾,屋簷底部也設計了祥瑞圖案,十分別緻。(陳仲明/大紀元)
黃大仙祠的立體祈福花牌屋簷邊有銻花裝飾,屋簷底部也設計了祥瑞圖案,十分別緻。(陳仲明/大紀元)

為推廣花牌文化,榮基花牌還推出了系列花牌精品,如抱枕、鎖匙扣、掛飾等等,集實用與美觀於一身。

左:豬年的花牌小龍柱(受訪者提供);右:榮基花牌推出的花牌精品。(陳仲明/大紀元)
左:豬年的花牌小龍柱(受訪者提供);右:榮基花牌推出的花牌精品。(陳仲明/大紀元)

花牌美法日獲好評 眾人欣賞為堅持動力

如今香港全職花牌師傅不多,據悉不足十人,原因是人工相對較低,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不固定,花牌的需求量也不如從前,但蔡師傅仍然樂在其中,盡心盡力做好這份工作。他表示,眾人對他作品的欣賞,令他堅持下去,並對弘揚本港的花牌紮作工藝充滿信心。蔡師傅亦於2018年獲得第三屆全國文化產業學院獎,是港澳區首個得獎的傳統工藝振興項目,令他倍感鼓舞。

花牌的鳳頭。(陳仲明/大紀元)
花牌的鳳頭。(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講解鳳頭的結構。(陳仲明/大紀元)
蔡師傅講解鳳頭的結構。(陳仲明/大紀元)

除了本地的花牌紮作外,蔡師傅還應邀到世界各地展示花牌工藝,令香港傳統工藝特色得到更多人認識,近年來他先後將花牌帶到美國、法國及日本,均得到了不少好評。

蔡師傅分享,在法國搭棚組裝花牌時,一對華人夫婦遠遠觀察到有人在搭棚做花牌,好奇走上前來,簡直不敢相信身在異國能見到如此地道的港式花牌,十分欣喜,夫婦非常開心地與花牌合照,喜悅之情也感染著蔡師傅。在美國也有遇到相似情況,有華人看到搭棚感到驚奇,特地走上前來,用廣東話與他溝通,在異國聆聽到熟悉的語言,令他倍感親切。當看到遊客對花牌的讚賞,非常開心地與之合照,他親身體會這個過程中帶給他的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

* * * * * * * * *

具有香港特色的花牌紮作工藝,如今已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蔡師傅也希望全世界能欣賞到這個源於香港的傳統工藝。蔡師傅笑談:「現在的心願就是想我們的作品去到世界各地,不是銷售,而是可以展示出來給人欣賞。因為第一次去美國的時候,感覺到開心的成就感,是金錢買不到的,做出來給人影相,我很享受這個感覺。」◇

蔡榮基師傅。(陳仲明/大紀元)
蔡榮基師傅。(陳仲明/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