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香港癌症日2018」,香港防癌會一項調查發現,96%人曾飲酒,但不足三成受訪者知道飲酒與患癌風險有關,四成人誤以為年輕開始喝酒,可以訓練酒量,減低致癌風險,但事實飲酒時間越長,致癌風險愈高。
防癌會在10月26日至11月7日進行「港人飲酒習慣和防癌意識調查」,訪問了1,019人。發現96%受訪者表示曾飲酒,當中69%人在20歲或以下開始飲酒。調查指,68%受訪者在過去3個月曾飲酒,當中超過45%曾暴飲,即一次過飲至少5罐啤酒、5杯餐酒或5杯20毫升的烈酒,暴飲者平均每月暴飲2次。
調查又發現,只有29%受訪者知道飲酒與患癌風險有關,分別有77%及54%受訪者認為飲酒增加患肝癌及胃癌的風險,但只有2%受訪者認為飲酒增加患乳癌風險。有40%人誤以為年輕開始喝酒可以訓練酒量,減低致癌風險。
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主席廖敬賢解釋,飲酒時間越長,致癌風險愈高。因肝臟會將酒精內的乙醇轉化成致癌物乙醛,乙醛可令細胞發生變異並致癌。東亞人的基因令轉化為乙醛的速度加快,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有35%至45%的東亞人的基因有缺陷,無法將乙醛轉化為無毒物質,毒素積聚於體內,會增加患食道癌及頭頸癌的風險。廖敬賢又指,酒精會令血液內的雌激素水平上升,增加乳癌風險,對年輕女性影響特別嚴重。2010年一項外國的研究指,每星期飲一至兩次酒的女性,患良性乳腺疾病的風險較沒有飲酒的女性高57%,如每星期飲3至5次的,風險更增至3倍。
有20%受訪者認為,飲酒精含量少的酒如啤酒,不會增加患癌機會。廖敬賢強調任何酒精飲品都會致癌,酒精沒安全飲用量,最安全是不飲酒。
另外,政府上月30日起實施新法例,禁止售賣或供應酒類了未滿18歲人士。衛生署署長陳漢儀表示,衛生署巡查170多個地點,發現30多間店舖沒有貼出標示,並收到11宗投訴,包括5宗涉及懷疑售酒予未夠18歲人士,署方正調查,暫時未有檢控。 衛生署會加強向業界宣傳,並向商店派發合格的標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