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很享受廣泛的選擇帶來的自由度,然而這有時讓人覺得無所適從:多少次看著長長的菜單不知道該點甚麼吃?面對貨架上30多種牛奶、50多種穀物時到底選哪種好?如何選一種好的金融產品進行投資?為孩子選擇哪所學校?
是的,有時考慮作出何種選擇是很累人的事兒。《福布斯》(Forbes)雜誌刊登了西班牙納瓦拉大學(University of Navarra)IESE 商學院進行的一份研究,揭示了人們拿不定主意背後神經層面的原理。這將幫助經商者了解如何為人們提供「恰到好處」的選擇範圍。
研究發現,儘管人們覺得有眾多的選擇很吸引人,然而太多的選擇卻讓大腦感到「很難辦」。這種現象叫「選擇超載」,也就是為甚麼有時人們從商店空手而歸,或即使作出選擇仍感到壓力很大的原因。
研究者們讓參與者分別從6個、12個和24個風景圖片中選擇一張,印在杯子或T恤衫上,並用核磁共振(MRI)掃瞄觀測參與者的腦部活動。
他們發現,大腦的某些區域負責反映選擇「開支」——即作選擇所需耗費的能量。給的選擇越多,這些區域的活動越多。
其次,作出任何選擇時,大腦另一個區域會打「小算盤」,權衡一個好決定帶來的益處和作決定所需的開支。隨著選擇的增多,好決定益處的增大,做決定耗費的開支也在增加。
掃瞄結果發現,參與者被給予6和24個風景圖選擇時,大腦如上兩個區域的活動都比給予12個選擇時的活動少。這意味著,選擇的數量在一定範圍內是最佳的,超過某個界限,就讓大腦興奮度降低,反倒不利於作選擇,也就是出現了「選擇超載」的現象。
這份研究對選擇超載現象給出了生物數據證據,對零售、政策計劃、網頁設計、教育、金融、衛生服務各行業如何提供恰到好處的產品選擇數量提供了依據。
這份研究近期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