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給青少年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更有益於學業成績提升。近日衞生防護中心的網上通訊引述國外研究顯示,活躍的青少年相比不活躍的同輩,於數學或英文科獲得「A」的比率高出兩成,他們有更積極和較高的抗逆能力、更好的社交技巧、更高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社會功能。

青少年的運動情況與學習成績是否有關係?衞生防護中心發佈最新一期的《非傳染病直擊》,研究顯示活躍兒童的學業成績更佳。該報告引用美國一項於2006年發表、涉及1.2萬名青少年的研究,數據顯示兒童參與運動或多進行體能活動與他們有更好學校成績呈正向關係,相比不活躍的同輩,活躍的青少年於數學或英文科獲得「A」的比率高20%。

運動影響腦部生理機能

研究表明,運動和體能活動可直接或間接透過生理、認知、行為或心理的機制,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業表現帶來即時和長遠的好處。

報告指出,身體活動會影響腦部生理機能,增加腦部中支配各樣認知功能和行為的大腦皮質層、作為學習和記憶中樞的海馬體的血管生長和血液流動,並促進神經元的發展和神經突觸的可塑性。這些腦部結構及功能的變化,可充份提高學習成果和學業成績。在緊接著體能活動後,學童會有更適當的課堂行為。

運動提升心理質素

有研究證據顯示,參與體育運動可以給兒童和青少年帶來益處,特別是增加自尊心和社交技巧方面。參與運動後,兒童和青少年會因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體能及技巧表現而提升自尊心或自信心。報告稱自尊感高是激起學習動機、能堅毅不拔,以及良好學業成績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相比不參與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參與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會有更積極和較高的抗逆能力、更好的社交技巧及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社會功能。

建議五歲以上青少年每天運動一小時

雖說體能運動對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益處多多,但據世界衞生組織的估算,全球逾八成的青少年人口缺乏體能活動,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在「整體體能活動」方面表現差劣,即少於半數的兒童及青少年達到所建議的每日體能活動量;在「家庭支持」方面亦差強人意,只有約30%的兒童及青少年每星期最少一次和父母共同參與體能活動。

報告指出,健康和適宜進行體能活動的5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積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學前兒童應每天分段進行並累積至少180分鐘(即3小時)的體能活動,包括不同類型和強度的動態遊戲。

校園體育與學習成效

在「學校體育」方面,雖有70%的學校有制訂體能活動相關的政策,但只有28% 的中學有制訂政策文件,42%並沒有政策文件。世界衞生組織對於香港在「學校體育」指標的表現被評為一般(C 級)。

報告指,證據表明為增加課堂時間而減省體育課不會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在一些情況下,增加體育課時間卻能提高考試分數。建議學校放心提高學生參與運動和體能活動的時間,特別在小息或兩課節之間加插簡短的活動時間,可減少學生在課堂的不專注行為,從而提升學習成果。◇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