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6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與抽煙病史,因此規律服用高血壓藥物以控制血壓。但某天夜晚醒來,黃先生感覺身體左半邊突然無法施力,被家人緊急送醫。醫生發現是右側大腦缺血性中風,心電圖顯示為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房之左心耳處有心房內血栓形成,診斷此次中風與心房顫動、心房血栓直接相關。 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機率多5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生林廷遠表示,心房顫動是中老年人最常出現的心律不整,80歲以上老年人的盛行率約為10%,經常發生在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肺病、甲狀腺亢進等患者的身上。心房顫動出現的症狀有心悸、胸悶、喘息等,也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直至某日就醫才被醫生偶然發現。根據臨床統計顯示,心房顫動的患者,其發生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之多,其中大約九成是所謂的「缺血型中風」。一旦發生中風,不但日常生活無法自理,也無法工作,甚至會影響整個家庭,所以不可不慎。
抗凝血劑預防中風的優缺點
林廷遠說,如果發現心房顫動,又有合併其它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陳舊性中風、年紀大於65歲、女性病人等,即應考慮使用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過去傳統上是使用warfarin等維他命K拮抗劑來預防中風,但在使用此種藥物的同時也會提高出血風險,尤其是亞洲患者使用此類傳統抗凝血劑的出血風險又高於其他族群,使得亞洲醫生在使用warfarin上,相較於歐美國家的醫生會保守許多。
所幸近幾年來,陸續有「非維他命K拮抗劑之口服抗凝血劑」進入亞洲市場,此類「新型抗凝血劑」相對於傳統抗凝血劑而言,有著相等於傳統抗凝血劑的保護效力,但其引起大出血的風險明顯降低;而且由於藥效穩定,患者不必如使用傳統抗凝血劑一般,需要經常抽血監測血中藥物濃度,因此患者使用此類新型抗凝血劑的比例也逐漸提高。
林廷遠提醒,雖然此類新型抗凝血劑有其優勢,但不建議使用於風濕性的瓣膜性心臟病、機械性瓣膜置放與腎功能太差的患者,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請醫生進行評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