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流感不僅會發燒和咳嗽,還可能引發嚴重的呼吸衰竭和心臟疾病,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今年流感季節到3月仍然沒有結束。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布,截至3月8日,已經有至少4,100萬人次患上流感,當中54萬人住院、2.3萬人死亡。
呼吸衰竭風險增高
流感引發的併發症不容輕視。2024年《自然》雜誌旗下《科學報告》發表了一項研究,分析了1,402名羅馬尼亞流感患者的臨床數據,其中64.5%為兒童,9.1%為老年人,發現9.9%的患者出現急性呼吸衰竭。
具體而言,與其它年齡層的患者相比,老年人發生呼吸衰竭的風險是其它年齡段的8.9倍;患有一種慢性疾病,風險增加至7倍,患有三種慢性疾病,風險增加至11.5倍;症狀出現超過3天才就醫,風險增加至2.4倍。研究人員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肥胖與急性呼吸衰竭的進展關係最為密切。
此外,與甲型流感病例相比,乙型流感病例惡化為急性呼吸衰竭的風險是甲型流感的一半,而流感病毒合併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急性呼吸衰竭的風險增加至3.1倍。
流感引發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
感染流感後,不僅會導致呼吸系統問題,還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24年刊登的一項荷蘭研究顯示,感染流感後的一個星期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是對照時段(感染流感前一年,及感染流感後一星期至一年)的6.16倍,在從未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中,風險更是飆升至16.6倍。
為何從未患有心臟疾病的人士,在感染流感後心肌梗塞風險增加更多?台灣宇平診所院長、心臟內科醫生劉中平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因心臟疾病住院過的患者通常已經在服用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這些藥物對於感冒引發的心血管病變可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劉中平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感染流感時,千萬不可自行停用正在服用的心血管藥物。他說:「感冒可能導致心跳加速,增加心肌梗塞風險,高血壓患者血壓也會升高,因此切勿自行停藥。」
他續說:「一般臨床上使用的咳嗽化痰藥,幾乎不會與心臟藥有交互作用。此外,民眾常用的撲熱息痛藥物也是比較安全的,不會與心臟病、高血壓藥產生交互作用,可以一起吃。」
流感增加心臟衰竭患者死亡率
此外,流感還會增加心臟衰竭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心臟衰竭》2019年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超過800萬名因各種原因住院的心臟衰竭患者中,有5萬多人同時感染了流感。感染流感的心臟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死亡率為6.2%,高於未感染流感患者的5.4%。此外,感染流感的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的比例為30.3%,而未感染者為28.7%;需要透析治療的急性腎損傷比例則分別為2.4%和1.8%。
抗病毒藥物有助減少重症
紐約北方醫學中心行政總裁楊景端博士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在流感季節,也要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COVID-19病毒等併發感染,特別是老年人與慢性疾病患者尤其要警惕病毒性肺炎風險。他建議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如果在感染48小時內服用,可以顯著減少住院風險。
研究表示,在感染48小時內服用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可顯著縮短住院時間,出院率提高50%。
服用中藥提升免疫力
楊景端也建議通過中醫養生來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例如服用增強免疫力的中藥,如黃耆、黨參,以及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是經典的抗流感中藥方劑,由黃耆、防風、白朮三種藥材組成,可以在流感高峰期作為預防性用藥。研究證實,玉屏風散能增強免疫細胞功能,促進抗體生成,並且能抑制流感引起的發炎。
楊景端提醒,在服用中藥之前,務必諮詢專業中醫師。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中藥的選擇和劑量需要根據個人情況來進行調整。
保持頸部溫暖預防流感
台灣翰林中醫診所院長、中醫博士陳文戎對大紀元表示,呼吸道常出問題的人,時常咳嗽、流鼻水、鼻塞或喉嚨有痰,因為黏膜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就會讓病毒、細菌更容易入侵。這類人要儘早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他也建議經常戴頸巾,保持頸部溫暖,從而不容易咳嗽、感冒。
他續說,容易感染流感的高危人群屬於抵抗力較弱的人,平時要注重飲食均衡營養,少吃寒涼的食物,保護脾胃,才能增強免疫力。同時,要確保有充足、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體內慢性發炎。@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