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惡化,百業蕭條,大陸銀行業也危機重重。據統計,2024年「消失的銀行法人」有195家,過去3年有307家銀行業機構法人退出市場。
新唐人電視台報道,今年3月17日上午,中共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布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國內現存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295家。
大陸財聯社報道,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602家;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567家;2023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490家。
這意味著2022年至2024年間,已經有307家銀行機構消失。其中2024年有19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退出。以退出數量論,創下近3年來的新高。
報道說,這些「消失的銀行」以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為主。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有超75家村鎮銀行被合併吸收、超55家村鎮銀行被收購(後續也會被吸收合併)。
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表示,「相信今年還會有大量小銀行被吸收合併。」
河南農商銀行公告顯示,河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和鄭州、新鄉、濮陽、濟源4市農商銀行(農信社)、滎陽利豐村鎮銀行等共25家機構,以新設合併方式組建為河南農商銀行。這意味著,2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失去法人地位。
另外,內蒙古農商銀行的獲批籌建,也意味著有119家銀行機構將失去法人地位。
截至今年2月26日,2025年已有37家銀行被合併或解散,而去年同期合併或解散的銀行僅有兩家。
2024年12月末,中共央行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2024年)》數據顯示,2023年末,央行對3,936家銀行機構開展金融機構評級。從評級結果來看,「紅區」銀行357家,其中農合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紅區」銀行數量佔「紅區」銀行比重較高。被標記為「紅區」的機構,處於風險較高狀態。
另外,從地區分布看,遼寧註銷了41家銀行,河北註銷了36家,新疆註銷了25家,海南註銷了20家銀行。
由於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通常帶有水份,高風險銀行或遠超官方公布的數據。
中華亞太精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今年1月對新唐人表示,這些中小銀行被重整或被解散,大概是中共在消化這段時間房地產所引發起的,整體的金融體系性危機。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經濟危機跟壓力到了一個壓力鍋膨脹,不得不用這種極端快速的手法去整併,或者是讓這些中、小銀行去做消失的動作。
王智盛說,中共隱形的地方債務無法化解,跟房地產的泡沫化,還有貸款無法收回有關係,這些東西都會造成銀行的未爆彈,進一步導致金融危機的產生。所以中小銀行被整併或解散,它只是緩慢安樂死的一個做法。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謝田此前表示,這麼多銀行關門是很嚴重的事情。原因顯然是整個中國經濟嚴重衰退,甚至實體企業的融資活動、金融活動都在減低,導致銀行的盈利減少,出現呆賬壞帳、資金流不正常或者是資金短缺,大幅虧損。
《經濟學人》曾預測,中共接下來會加快吸收和吞併小銀行的速度。根據評級機構標普全球的估計,這種項目合併需要10年時間才能完成。
而支持合併小銀行的人表示,規模較小的銀行越少,監管機構就越容易監管。而批評者認為,這只不過是個花招。他們說,將數十家不良銀行合併,只會創造出更大、更糟糕的銀行。◇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