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周三(1月1日)報道,中國經濟面臨著沉重的過剩負擔,包括過度負債、過度建設以及產能過剩,這些問題猶如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
數以百萬計的空置或未完工的公寓樓,數萬億美元的地方政府債務危機,以及為搶佔全球市場而過度擴張的生產能力,正在蠶食中國的經濟基礎。
同時,這些過度行為的規模也凸顯北京在面對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時所處的艱難處境。
財富損失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
根據巴克萊銀行的估算,自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崩盤已摧毀了約18萬億美元的中國家庭財富,這一數字超過了美國人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中所承受的損失。
房地產崩盤,加上北京在COVID-19疫情期間實施封控措施所帶來的創傷,使得中國人以減少消費作為回應。
儘管中共領導人篤信「東昇西落」,但現實是,美國依然為全球經濟提供動力,而中國則在增長放緩的困境中掙扎。現在,幾乎沒有人再預期中共治下的中國能夠在本世紀中葉之前趕超美國。
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
報道指出,中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這將進一步削弱經濟活力。適齡勞動人口的減少,使推動經濟崛起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經濟主要依賴巨額投資驅動。最初,這些投資促進了中國製造業的出口增長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的擴張。然而,年復一年的重複性投資使這一戰略的邊際效益逐漸遞減,留下的卻是巨額債務、大量閒置公寓和工業產能過剩等問題。
僅在債務方面,政府、家庭和企業的總借款額已接近年GDP總量的三倍。從某些指標看,中國的債務規模與償債負擔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美國或十年前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
自2020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根據2023年11月底的最新估算,中國約有多達8,000萬套空置房,數量相當於整個美國住房存量的一半。
為應對經濟放緩,中共領導人採取了一套逆周期政策,向中國已經龐大的工業部門注資。這一舉措導致工業產能進一步激增,而價格則連續兩年下降。
在此背景下,中國製造商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以低價策略搶佔市場份額,但這種行為引發了與西方國家以及巴西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貿易摩擦。#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