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0年6月北韓入侵南韓開始,到1953年板門店停戰協定簽訂,韓戰持續了整整三年時間,交戰雙方各有超過百萬的傷亡數字,近200萬平民死亡。戰爭的各方,都宣稱自己獲得了勝利。實際上,戰爭永遠沒有勝利者,但這場戰爭,卻對東亞的政治格局以及各國後來的國家政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長津湖美軍全建制撤離 共軍非人性凍死慘烈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韓戰中的長津湖戰役是一場非常慘烈的戰鬥。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下令進入北韓作戰,11月27日長津湖戰役開打。

這場戰爭,不是美國人打你,是共軍去包圍突襲美國的陸戰一師。當時中方第九兵團有三個軍、12個師、16萬的兵力,去圍剿美國的陸戰一師,但最後的結果是,陸戰一師全建制突圍出去。陸戰一師原有總兵力大概是23,000多人,打完仗之後,還剩19,000多人,戰死、受傷4000多人,陣亡大概600多人。而中方損失是非常慘重的,整個兵團戰亡大概有5萬多人,受傷人數就更多了。戰爭打完之後,整個第九兵團的20軍、26軍、27軍回中國調整,大概幾天以後,20軍、26軍都取消了。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這個戰役還有一些細節,第一個是,那一年北韓遇到了百年未遇的嚴寒,氣溫降到了零下40度。第二點,因為共軍是由南方原來華東野戰軍調過去的,是三野的,他們的冬裝是普通的棉衣,應付不了東北的嚴寒。第三點,他們知道美軍陸戰一師要進來,把「口袋」都布好了。但是因為後勤裝備不到位,美軍走走停停,絕不前進。所以,本來共軍布好了,以為第二天、第三天美軍會進來,結果美國人拖了六天七天才進來,共軍的乾糧已經吃光了,在那裏凍著。我看過美國一些老兵的回憶說,最後發起衝鋒的時候,共軍根本不是衝鋒,就像殭屍一樣,身體是直的往前走,凍得根本就走不動,所以就非常容易被全部幹掉。

長津湖戰役前,中共軍隊誓師出戰,當時氣溫零下30攝氏度,但官兵僅穿薄棉衣。因為缺少食品補給而凍餓交迫死傷很大。(公有領域)
長津湖戰役前,中共軍隊誓師出戰,當時氣溫零下30攝氏度,但官兵僅穿薄棉衣。因為缺少食品補給而凍餓交迫死傷很大。(公有領域)

歷史學者李元華對《菁英論壇》表示,這一次美國的突圍戰是非常成功的,因為除了剛才講的整個全建制撤離了,還包括10萬難民也都跟著安全撤離,而中共的軍隊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有贏的。所以這場戰爭,在中共軍隊裏面其實一直也有爭議,中共一直沒有拍所謂的宣傳片。

如果按今天中共說的,當時是那麼壯觀的一件事情,為甚麼之前幾十年它不敢提這個事情,中國人都不知道,就是它覺得自己也不好意思拿出來說。只不過在現在新的背景下,中共覺得這是中美最大規模的一個正面衝突了,而且是美軍撤離。其實美軍策略就是碰見中國的正規軍,就要撤到三八線以內,不跟你在三八線以外去打這個戰爭,這是有軍令、有國策在的,如果美軍想跟你打仗,它也不是這個兵力的投入了。

這就能看出來,中共在各個點上都沒有贏,但在它的宣傳下就是大贏,然後,還要通過電影洗腦,歪曲、編點添點佐料,把它作為政治宣傳材料,鼓動民族主義,繼續仇美。從這個戰爭來講,真的不是它所說的那樣。從傷亡、兵力、戰鬥結果,中共沒有任何一點可以拿出值得炫耀的。

李元華說,包括對自己國家,按中共講叫子弟兵,就是拿別人家孩子不當孩子,可以隨便凍死,凍傷凍死了幾萬人。沒有棉服,為甚麼讓這些人去送死?所以中共在戰爭過程中表現出的這種非人性,拿人不當人,是非常惡劣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共煽動宣揚民族主義,你要是再去支持它的話,就等於葬送你自己,葬送你的孩子。

中共戰俘多願去台灣 韓戰最大受益者是日本和台灣

李軍在《菁英論壇》表示,當時中方和北韓提出來,對戰俘要全部遣返,美方堅決不同意,決定不強制遣返,雙方僵持不下,一直拖到大概1953年3月5日,這一天史太林去世了,19日,赫魯曉夫上來之後,立刻就同意自願遣返。

中共軍隊俘虜大概有2萬多人,真正回去的是6000人,其餘14,000人去了台灣,蔣介石很高興,把他們稱之為反共義士,還專門給他們建了一個「義士村」。但是那6000回中國後待遇很慘,到文革時期,很多人被拉出去批鬥,好多人自殺。

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北韓是接近三萬人被俘,比中國多,自願遣返回國的有27,000人。就是說北韓的戰俘裏面願意到南韓或者印度,別的國家去的不到3000人,大部份人回到了北韓,這在當時是一個很重要的比較。毛澤東是非常沒有面子,中共的軍隊去了,結果大部份人跑台灣去了,北韓的軍隊被捕的只有不到10%的人去了南韓,其他全回到北韓。

石山說,北韓停戰協議有三個方面簽字,中國,北韓,彭德懷、金日成,南邊是盟軍司令,也就是聯合國軍司令,本來應該是美軍司令和韓軍司令一起簽的,但南韓的李承晚拒絕簽字,他認為以美國人的實力,完全可以幫我把北韓統一。最後美國以聯合國軍隊總指揮的名義簽了字,所以那個上面只有三方簽字。到現在,戰爭狀況沒有結束,現在南韓軍隊的最高指揮實際上是美國人。所以,韓戰從三八線開始,最後在三八線停戰。

李元華在《菁英論壇》表示,台灣在戰爭過程中其實受益的很多。比如,中共一直要進攻台灣要統一,因為打韓戰,它沒有能力了,已經跟整個自由世界對立了,被聯合國判定為侵略戰爭,它已經在國際上被孤立了,它也沒有能力完成所謂統一大業了。還有日本,日本是一個戰敗國,日本在經濟恢復當中,正是因為韓戰,接到了大批後勤物資的生產訂單,等於有一個外力助推它經濟上的發展。

李元華表示,這場戰爭死亡約200萬人,不管是北韓人民軍,還是李承晚的部隊,戰爭給國家、給人民帶來的災難非常大。

韓戰是兩大陣營之戰 最大輸家是北韓和中共

資深媒體人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韓戰的本質,我認為它不是兩個國家或者是幾個國家的戰爭,而是兩個陣營的戰爭,是自由世界和共產陣營的戰爭。從這個角度看,這場戰爭它是沒有勝負的,從三八線開始到三八線結束,從純粹軍事角度看,也是如此。如果從國家的角度看,最大的輸家應該是北韓,它從此分裂成南北兩邊,尤其是北韓,到現在老百姓還過著世界上最貧窮的生活。

第二個輸家,我認為是美國,算輸了一半,美國輸的是政治上而不是軍事上的。在這次戰爭之前,美國參加所有的戰爭都是對方認輸投降,但在韓戰上沒有。很多人因此認為,美國輸了,重要的是對美國軍事上的迷信沒有了,這也是麥克阿瑟將軍不服這口氣的一個原因。但是,美國從此有了一個政治上的迷信,就是說不管付出多少代價,美國都會出頭來維持安全,國際警察一直延續到現在。世界上任何國家出問題,都去找美國出頭。

第三個輸家是中共。韓戰之後,中國經濟實際上是崩潰了,之後餓死了三千萬人,這不能說與這場戰爭沒有關係。因為這場戰爭,對中共後來整個政治經濟的布局和計劃,都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郭君說,在韓戰中的中共,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是打不過美國的,以長津湖那樣的五個打一個都不行。所以,韓戰之後,中共對世界的基本認知就是,世界大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中共以後所有的經濟政治的設計,都是按照這個前提進行的。

戰爭是一個極端的狀態,戰爭體制是一種極端體制,中國在毛澤東時代,一直是戰爭體制,很多工廠都是軍事化制度,這種體制是無視人的基本自由和基本權利的。那個時候中國非常普遍的就是夫妻分居,很多人都被派到大山裏面工作,家庭都是分開的,所以對科技和文化的創造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郭君說,毛澤東不是一個正常的人,他是個瘋子。實際上當時中共高層都反對介入韓戰,但是因為彭德懷支持,彭德懷當時說了,大不了我們就當作解放戰爭多多打了幾年,毛澤東聽了也特別高興贊同,為甚麼呢?因為中共和國民黨的內戰,當時蘇聯不看好,美國也不看好,連中共自己都不看好,毛澤東當時提出要再打八年,後來說五年,最後三年不到他就打贏了,所以毛澤東當時是雄心萬丈,他覺得自己就是戰神了,簡直是無所不能。所以當時中共的認識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出了一批共產黨國家,那麼第三次如果再發生世界大戰,他打出一個紅彤彤的全球共產主義。所以對他們來講,老百姓死人,經濟不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牢牢壟斷政權。

郭君表示,共產黨這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體制,就是一種極端的戰爭體制,韓戰不過是加速了中共的這種行動而已。美國軍方意識到中共軍隊不好對付,因為它沒有理性,所以在軍事的設計上,基本上採用了防守的政策,因此,它主導了東盟的建立。最早的東盟是五個國家,是軍事同盟的關係,冷戰之後才慢慢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當初就是為了對付中共的。

無韓戰大陸可能變台灣 習近平妄圖統一超越毛

李軍在《菁英論壇》表示,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這個戰爭毛澤東沒有出兵,那時候杜魯門是想拉攏中國的,那就很可能美國那時候也會來支持中國。如果1950年開始,中國跟美國開始合作的話,我相信中國有可能現在已經走向民主和自由。如果那時候毛澤東不發動戰爭,中國現在有可能很大概率上是一個擴大版台灣。

李元華在《菁英論壇》表示,習近平其實沒想把自己塑造成小型的毛澤東,他一直想要超越毛澤東,完成所謂的祖國統一大業,這是他給自己設定的一個人生目標。其實你看他集權也好,包括軍隊整肅也好,他真的不在意這個國家經濟如何,老百姓生活如何,他是一直要完成他這個理想。如果從這種意義上來講,他這個理想要實現,真就是把整個中國帶入了深淵,中共可能也在這過程中就徹底覆滅。

李元華說,我覺得習是有可能要打台灣的,至於是甚麼時間點,甚麼契機,他是伺機而動。他要看全世界的反應,看美國的反應,看其它地區的反應,我想他一意孤行的可能性有,但中共整個這架國家機器也未必像他想的駕輕就熟,一堆小人在他身邊,未必他能指揮動所有。我覺得他自己有這理想,但是未必能實現。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