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學者提及中國低收入人口佔65%,此前類似言論已被官方封禁。人均工資收入和年增人民幣存款數據凸顯貧富差距巨大。而經濟學家表示,低收入人群才是中國的消費主體,要促消費應從增加人民收入方面著手。

 

 

中國貧富差距擴大

浙江大學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日前接受中國《經濟觀察報》專訪,被問到近十年來中國的基尼係數(判斷貧富差距的指標)顯示,收入差距與它國相比一直較高,如何縮小收入差距?

李實認為,短期內政府在「調高」(調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和「擴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方面,能做得比較有限,「提低」(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速)應成為政府縮小收入差距的主攻方向。

他進一步表示,「提低」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低收入人群規模龐大。根據估算,「目前未達到中等收入標準的人群佔總人口的65%,即低收入人群約有9億人。」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數據並非首次提出。

中國知名經濟學者李迅雷去年底發表題為《上山容易下山難?從需求側看經濟》的文章提到,中國「居民人均GDP水平只有1994年日本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基尼係數一直維持在0.4以下的安全區間,更有利於消費。而北師大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2021年發表調查數據稱,中國「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約為9.64億」。

文章說,擴內需的最有效手段是擴消費,而不是擴投資,因為後者可能又會形成新的產能。2009年至今,擴內需的主要方式是拉動投資,從而使得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缺口難以縮小,遇到出口增速下行時,問題更加突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首先體現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偏低上,中國佔比為43%左右,而全球平均水平為60%左右;其次體現在,作為消費主體的中低收入群體在全社會收入和財富中的佔比偏低上,而且已經出現固化現象。

該篇文章一度衝上中國社交媒體微博熱搜第一,但發布一天後被官方封禁。

另外在2020年5月28日,已故中共前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而「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又由於受疫情衝擊,可能會有一些人返貧。

中共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17日發布2023年度經濟數據,其中包括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按收入來源分,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2,053元人民幣。

中共央行1月12日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25.7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6.67萬億元。住戶存款即居民儲蓄存款。

從官方數據來看,年平均工資收入只有2.2萬元,而住戶存款年增16.67萬億元,表明貧富差距十分巨大。絕大部份的中國人都是依靠工資收入,投資渠道很窄,以股市為例,股民每年人均虧損5萬元~8萬元不等。其它基金、債券方面也是大幅虧損,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債務危機爆發後,連累投資品都受損。住戶存款的大幅增加,說明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

如何促消費?

中共於12月11日啟動年度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明年的政策,最高領導層暗示,在可能與美國爆發貿易戰的情況下,將出台更為有力的經濟刺激措施。

為期兩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將持續到12日,將制定2025年的經濟政策。與會者一般包括部份中共中央政府和省級領導,以及國有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負責人。

會議將使投資者得以一窺決策者對於來年的政策想法。中共政治局本周再次啟用了自14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未見的措辭,表明2025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將發生變化。

中共政府迄今為止的許多刺激措施針對的是生產者和基建方面,尤其在電動汽車、光伏和電池產業。近年來,外界進一步呼籲北京轉向更加以消費為重的政策。

中共政治局稱將促消費當作重中之重,暗示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關注2025年的需求狀況。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過去數月中國零售數據主要由以舊換新去推動,而這是難以持續的,是不能經常使用的,因為後續的需求會減弱。「今年以舊換新的效果是1,500億元能夠撬動5,000億至6,000億元左右的消費,到明年的話,撬動的槓桿就會少很多」。

由於以舊換新的效用會逐漸減弱,他認為從收入方面著手,是最好真正拉動消費的方式。

另外,陸挺說,雖然房地產出現復甦的跡象,但僅限於大城市,「如果我們認為現在中國房地產已經觸底反彈,是為時過早,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很可能在出現放鬆大城市限購、一套二套房區別等措施後,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虹吸效應,使大城市的房地產會相對穩定一點,但代價是大量中小城市會面臨需求被吸走的情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