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破·地獄》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因為它觸及了至親離世及移民潮這兩大主題。在疫情與《國安法》的背景下,它好像一種藝術治療,透過故事、角色與情感,讓觀眾回溯未曾面對的往事與心結,重新解讀內心的創傷,從而減輕愧疚感或羞恥感,重建內在的平靜,釋放壓抑情緒。觀眾學會如何直面悲傷與逆境,找到內心的力量,重新開始生活。
中國文學中有一種名為「傷痕文學」的流派,聚焦於文革時期的個人創傷、社會悲劇以及人性的扭曲,旨在表達內心的痛楚。近年香港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遷,港人傷痕累累,也湧現出不少「傷痕」電影和劇集。除了《破·地獄》外,還有《飯氣攻心》、《毒舌大狀》、《過時·過節》、《緣路山旮旯》、《窄路微塵》、《正義迴廊》、《七月返歸》、《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年少日記》等,亦可以稱它們為「後反送中作品」。
那些作品不一定直接觸碰政治或離散議題,但可以引領觀眾思考生活和生命的價值,幫助觀眾找到內心的平靜與釋懷,實現治癒的目的,獲得繼續在黑暗中生存下去的意義。即使在觀影過程中流下淚水,最終仍能獲得內心的慰藉與釋懷。某程度上,香港「傷痕作品」正是一些能讓觀眾放下過去、重新出發的作品。
黃子華從過去的「票房毒藥」蛻變為如今的「靈丹妙藥」,背後原因與香港社會的巨變息息相關。自棟篤笑時期以來,黃子華就以「貼地」和敢言著稱,90年代的作品直面「回歸」話題,揭示港人對「恐共」的焦慮。
他早期的電影蘊含許多社會議題,例如1994年的《沙甸魚殺人事件》就影射對未來政治局勢的不安,2002年的《一蚊雞保鑣》則觸及「八萬五」房屋政策及當時的經濟困境。可惜,這些作品在執行層面未能迎合主流觀眾的口味。
近年來,他仍未有明顯的「奶共」言行。相比之下,不少資深明星早已選擇投共,令黃子華在觀眾心目中成為「舊香港」的象徵。這使港人將情感投射到他身上。雖然他的演技水準平平,但那份「貼地」的真實感卻賦予了他獨特的親切魅力。
《金手指》、《焚城》等中港合拍片雖然是大製作,卻很離地,因為他們沒有當下的時代感,沒有回應香港人近年的創傷情緒。11月19日,民主派初選案判刑,45人被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同日晚上,TVB播出台慶節目,嘻嘻哈哈,無無聊聊,彷彿是另一個平行時空,那就是政府最希望出現的假復常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