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間專營巴士公司申請加價,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22日)早開會討論。多名議員不贊成,不同議員分別指加幅「離晒譜」、超過通脹,並有議員質疑城巴是轉移利潤及分開賺錢的專營權之後,才稱虧蝕5,700多萬元,是欺騙大眾。3間巴士公司代表則歡迎設立恆常的機制,調整票價。

城巴早前提出加價9.5%,九巴及嶼巴則申請加6.5%。

九巴財務總監梁祖德在會上表示,整體市民乘坐巴士的數量比起疫前平均下降百分之9,港鐵屯馬線及東鐵線過海段通車後,九巴每日損失13萬客次,並指是不可逆轉的流失,加上經濟周期變化、人口增長放緩及老化、市民出行模式改變等,公司並面對燃油價格持續高企,加價是令財務穩健的方法。

城巴稱去年虧5,743萬

城巴董事總經理李卓豪表示,城巴目前的日均客量只回復至疫前89%,指2022年虧損3,900萬元,到2023年更擴大至5,743萬元。他同樣指此是受鐵路擴展影響,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每日過海段乘客減少57萬人次,現時車費亦落後通脹25%,申請平均每程加0.8元,形容是可負擔的水平。他更形容公司沒有足夠回報,反問「你會否要求超市低過入貨價賣罐頭?」。

至於大嶼山巴士營運總監施偉廉則稱,多年來錄得虧損後現已收支平衡,但希望有合理回報,又指將來可開更多路線,並確保財政狀況回復穩健,確保投放在改善職員待遇、服務及安全措施等資源。

城巴機場專營權賺過億

對於上述申請加價,有多名議員表示反對,申請加幅最高的城巴成為眾矢之的。民建聯梁熙指出,城巴如果計及其在北大嶼山及機場的專營權,去年賺過億,但是只提市區專營權虧蝕,是欺騙大眾。他質疑將廣告收入撥回母公司,是轉移利潤。城巴過去兩年分別向股東派股息2億及2.5億元,政府應加強檢視。

李卓豪則反駁指,兩間的專營權是完全獨立營運,不能互相資助。

委員會主席、民建聯的陳恒鑌則指,城巴每年向母公司「善水資本」支付2,000萬元顧問費及500萬元花紅,要求城巴解釋。新思維狄志遠則關注,當局如何計算巴士公司的合理回報率。

政府:公開招標外判廣告業務 不涉利潤轉移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李碧茜表示,當局沒有就巴士設立最低的保證回報率水平,計算巴士回報率主要參考平均資本成本和投資回報。政府一直積極與營辦商探討開拓非票務收益的方法,若有關公司提出的建議涉及其他政府部門,運輸署會協助。但就認為,巴士公司將廣告業務外判,只要是公開招標,價低者得,就不存在將利潤轉移。政府在考慮加價申請時,會參考專營商所需的合理回報、服務質量、票價調整方程式因素,亦會顧及公眾的接受程度和負擔能力等。

議員倡設可加可減機制

實政圓桌的田北辰建議,引入類似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與港鐵和兩電看齊,按照通脹調整票價。

3間巴士公司代表歡迎設立恆常的機制,九巴董事總經理李澤昌回應指,要小心考慮油價速度等可能高於通脹,城巴財務總監王世揚則指機制須包括通脹、營運成本、燃油等因素。@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