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各地多場重要選舉已經塵埃落定,例如美國、台灣、法國、歐洲議會、英國、日本等。除了台灣之外,幾乎所有執政黨也失去了政權或流失大量選票,主要死因是無法恢復疫情後的經濟。而事實上,賴清德也沒有過半數選民支持,民進黨也失去了立法院控制權。

選舉制度在民主國家已經運作了幾十年甚至過百年,我留意到近年有幾個趨勢。

第一,選民對執政黨的耐性和容忍程度越來越短。若執政黨在任期內無法滿足選民的期待,就會迅速遭到更替,反映出選民對政黨和政客的「用完即棄」態度。在當今社會,選民對執政黨的期望變得更為直接和急功近利,並對政黨是否能在短期內交出「成績單」給予更高的要求。

特朗普做了4年總統,然後換拜登做4年,然後又再轉回特朗普。而在2016年之前,民主、共和兩黨基本上每次都是連續執政8年後才被人民拉下台。

第二,選民越來越分開來看待政客的工作能力與個人道德操守。過去,選民往往將領袖的道德水平與工作能力綁定在一起,認為一位誠信道德有問題的領袖無法勝任公職。然而,近年來,選民認為只要政客的工作能力足夠強,認同其政綱理念,無論道德操守如何,都願意投票支持。例如特朗普、約翰遜、法拉奇都是代表人物。

儘管特朗普有時表現出爭議性言論或行為,但他的政策主張和行動能力足以滿足選民的需求。在許多情況下,選民甚至更看重其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其個人的道德操守或言辭。這反映出現代選民在選舉中更加關注實際結果,而非單純投選「聖人」。這樣的態度可能源自於對政治現實的認知,政客可能無法始終維持完美的道德形象,但只要能夠有效推動政策、解決問題,依然能夠獲得選民的支持。

第三,選民對於民主制度的信心仍然很強,認為無論哪個政黨當選,民主制度的基本結構和規則不會被輕易顛覆。因此,民主黨不斷批評特朗普破壞民主制度、是法西斯獨裁者,類似說法變成「狼來了」,特朗普基本上是百毒不侵。

第四,選民的政治態度越來越偏向本土化,對全球化反感;傳統的左右翼光譜,演變成「支持vs反對全球化」兩翼。選民的目光逐漸集中在切身的利益和本國問題上,對國際合作和全球問題的關注日益減少。

例如,大批難民湧入歐洲,各國政府無法處理好貧富不均等經濟民生問題,導致極右政團冒起,傳統主流政黨右傾,把問題簡化,將矛頭指向難民與移民。而剛當選的特朗普,除了反非法移民外,還主張對外國入口產品開徵關稅,減少美國在國際上的參與,把資源投放在美國本土。

在全球亂世之中,這種反全球化情緒使得選舉中的討論越來越侷限於國內問題,選民的視野變得更加狹隘和短視,政客也會缺乏長遠規劃,對全地球人類整體發展並不健康。究竟這個現象只是短暫的鐘擺效應,抑或會長期維持呢?是否人類的宿命呢?◇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