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峯接受BBC訪問,談及「我和香港失去靈魂、人權與自由」。至截稿前,該訪問的瀏覽人次已達84萬,超過香港總人口百分之十。左派傳媒當然不會袖手旁觀,紛紛出言反駁,「江郎才盡」、「放肥佬黎就可以當香港好繁榮」等連珠炮響,遠較香港夜繽紛和幻彩詠香江精彩。
很難估計杜琪峯事前有沒有預想過左派會如此反駁,但由「大型骨幹文化央企」領導的左媒出手反駁,客觀效果自然是加持了杜sir的論述,讓更多人關注、擔心香港的創作環境。
杜Sir在訪問中談及鮮浪潮被藝發局停止資助時說:「香港咁多年嚟都係多元化嘅香港,有冇鮮浪潮唔係最重要嘅事,有冇希望先係最要嘅事。」
我生長於1970年代。相比於今時今日學校一年有27個國民教育「重要日子」,那時學校的公眾假期表簡明地折射出香港的多元文化:屬於中國傳統的黃曆新年、清明、中秋、重陽、孔聖誕;屬於現代中國節日的國父誕辰;屬於西方宗教的聖誕節、復活節。
這個公眾假期表之所以重要,一來在於一眼看清香港的多元文化,二來可以看到香港遠較中國大陸重視傳統。深圳河以北在2008年才首次引入清明假期;充滿封建意味的黃曆新年/春晚慶祝,文革期間自然銷聲匿跡,改革開放時才恢復過來。
香港的多元文化,首先表現在政治上的多元共融。國共兩黨之爭、《文匯報》《大公報》與《香港時報》等和平共存於同一報攤,各有擁躉,互不相干。國共之外,今天港府極力反對的「港獨」,可以追溯到1960年馬文輝的「香港民主自治黨」,提倡「促進香港自治政府之實現;使香港能增進經濟、社會、和政治的民主化」。雖然信者寥寥,但多元是關鍵。
政治上的身份認同多元並存,流行文化也互相輝映。港漫、美漫、日漫,任君選擇。筆者記得,80年代初創辦的《漫畫周刊》和《海豹叢書》,社址就在我小學的對面,放學後不時前往光顧。那標誌着正版中文日漫進軍香港,之前的都是盜版,翻譯有時會嚇你一跳,例如經典少女漫畫家五十嵐優美子的《小甜甜》,可能為了搶眼球,曾被譯成《小鹹鹹》。盜版固然不好,但等不及正版授權外國漫畫便湧進香港,說明香港對各種文化趨之若鶩。
以上種種,到了今天,的確會感覺仿如隔世。以前,圖書館內的書,不喜歡的話,不看便是。今天呢,政治不正確的書必須「冇得留低」。我主理的《教育刺針》不久前做了以下報道:某校購入了一本32頁題為「China: The New Superpower」(中國:新的超級大國)的英文課外書,可能因為書名夠政治正確便入貨吧,可是書到手後,逐頁檢查,發現有一段講台灣的,當中有一句「今天,台灣有很多人決心維持獨立」,學校圖書管理員便請教別人:「呢本書咁寫,係咪唔可以上架?」
這個案例,應該可以為杜琪峯的訪問下一註腳。◇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