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意研究所早前調查指,市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即時評分為44.4分,較上一份的51.1分下跌6.7分。香港民研進一步發表市民給予評分的原因,認為報告缺乏有效政策、公共支援不足、與公眾需求脫節。

香港民研於10月16日《施政報告》發表當日,以網上調查,訪問獲隨機抽樣電話短訊邀請的市民以及「香港民研意見群組」成員回答兩道開放式問題,分別為對《施政報告》所給予評分的原因及對《施政報告》的其它意見,相關問題最終共有976名18歲或以上受訪者回應。「沒有」成為市民解釋其《施政報告》評分時最常出現的字詞。

受訪者批無具體措施改善市民生活

民研通過AI歸納,得出市民表達「沒有」或相近意思的原因,包括許多回應者認為,目前沒有任何新政策能有效地解決香港迫切的經濟挑戰,亦沒有具體措施改善市民的生活條件,「回應者強烈認為政府的提案只是口號,沒有實際應用」。

同時許多受訪者認為,報告沒有任何措施,旨在支援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等弱勢群體,市民明顯期望有更多實質的福利計劃,但《施政報告》並沒有滿足他們的期望。亦有批評指,報告缺乏旨在緩解居民面臨的住屋問題的政策。

多名回應者認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沒有真正參與公眾意見或需求,在政策意圖和結果方面缺乏透明度和溝通。調查中的普遍的看法,是政府的重點與一般民眾所面對的現實不符。

受訪者望擴大福利

調查中市民較常提及的政策和措施範疇方面,許多受訪者建議直接向低收入家庭發放現金,並有人呼籲制定有針對性的創造就業計劃,解決青少年和邊緣社群的失業問題。回應者又強調,需要更多超越傳統措施的創新經濟方案,以真正解決當前的挑戰。

另外,受訪者強調改善社會福利,認為有必要增加長者照顧服務的經費,並批評報告缺乏旨在改善精神健康服務和社區支援計劃的新措施。

對於政府規管劏房,並提出合規定的「簡樸房」標準,許多回應者對簡樸房的概念表示懷疑,認為這只是劏房的改頭換面,沒有真正的改善。回應者並強烈要求制定旨在降低房屋價格的政策。

學者倡聽取市民意見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兼任講師黃志偉認為,對上述的《施政報告》的民情評價不感奇怪,認為政府要多點就改善經濟民生,舉行公開討論,例如幾年前的「土地大辯論」,或到各區大會堂辦諮詢會的形式。他以「簡樸房」為例,認為政府要公開討論、諮詢,否則市民不理解如何改善劏房居民生活、低收入人士的住屋需要。他回顧殖民地時代,香港政制非全面開放,但是港英政府肯通過諮詢制度,廣納不同人士意見,並反映在政策上,贏取市民對政府的好感。

他分析,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期望不特別高,是希望有實質方案、對症下藥,官員應聽取意見,不應只處理抽象的數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