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本土研究社」指,過往多份顧問研究公司的研究,包括對基建用量的估算過份樂觀,並發現英、美兩間跨國基建顧問研究公司,包辦近10多年逾七成的研究。該社表示,政府極為倚重數個工程顧問,其影響力值得注視,加上資訊近年變得越來越隱蔽,「須學界、公眾和傳媒討論和揭示當中可能的問題」。

「本土研究社」指,政府的多個部門與公營機構,包括規劃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市建局等,從2007年起到今年完成至少56份研究,但是當中至少分別26和17份研究,均由ARUP及AECOM兩間分別來自英國和美國的跨國基建顧問研究公司包辦,涉及極具爭議的發展計劃,例如多份北部都會區旗下的規劃研究、明日大嶼、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油旺地區研究等。

估算過份樂觀

另一方面,「本土研究社」發現,不同工程顧問作前期規劃估算的工程,估算過份樂觀。例如2008年顧問研究指,港珠澳大橋到2020年每日將有15,350至22,300架次使用。但是在2023年,相關平均數字為6,244架次,今年復活節假期開放「港車北上」後,數字新高亦只是12,000架次。

此外,2011年就機場三跑工程的研究指,機場客運量到2023年為7,560萬人次,證明三跑必要。但是2023年實質的客運量,僅為估算一半的3,938萬。「本土研究社」指,現時本港及深圳的商業樓宇空置情況嚴重,但早年顧問公司提出「經濟用地需求不斷增加」的估算,新田科技城已經規劃300公頃創科用地、北都的洪水橋/厦村不少於20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多得令人質疑」、「今天看來數字樂觀得極其離譜」。

該社引述研究基建的著名地理學者Bent Flyvbjerg的觀點稱,巨型基建「估錯數」及超支,關乎顧問想項目通過,官員亦為獲取政治資本,造成樂觀偏見(Optimism bias)。另外,顧問會以技術理由操控數據,使政府確信項目的確有其必要,造成「策略性誤導」(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但有關行為與說謊無異。

質疑顧問研究有前設 公眾諮詢透明度減

團體稱,官員面對民間質疑時,會運用技術語言,「總會搬這些顧問的專業面孔出來,證明研究中所有數字和理據均是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而最終結論是項目必須上馬」。

「本土研究社」又指,顧問亦會受委託進行公眾諮詢,但是其採用大量的規劃和技術語言,質疑會令市民難以理解,並認為顧問未必能夠妥善理解受影響居民的憂慮,又質疑顧問研究似有前設。

該社舉例,2018年「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活動中,作民意調查的土地供應選項「點心紙」,被批評具引導性和不科學,引導市民支持填海計劃。

該社稱,近年顧問所策劃的公眾諮詢,透明度越來越低,取而代之是內部和業界諮詢會,以閉門會議進行,獲邀出席的是專業團體、地區鄉紳等。於各區商場的概念展覽和小冊子等「公眾參與」,與公關活動無疑。@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