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畢生的家當都搬到英國,到現在很多都未開箱,稍有時間便要整理是常識吧。日前開了一箱,又是教育資料,當中有若干單張,是那些年參觀一間位於新界的國際學校。回憶既然勾起,我在手機還找到當年拍的照片,當中有一張到現在仍然覺得震憾:學校禮堂內,青天白日滿地紅與五星紅旗掛在一起。
之所以震憾,是由於這一幕在兒時是司空見慣的事,至少每年10月香港兩種旗幟同時鼎立,飄揚維港,互爭輝映,但九七之後前者已成為禁忌,持有並展示已屬罕見,遑論同時掛在一起。
校方之所以這樣做,完全出於教育理由:既然是國際學校,學生自然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校方便在禮堂內掛上相關旗幟,予以代表。類似做法,我在英國也見過。英國的文化包容,吾等香港人特別是國安下新一代香港人若第一次遇見可能會感到驚訝,尤其是在北愛爾蘭,四處都飄揚着「不能掛在一起的旗」即愛爾蘭共和國綠白橙三色旗。當然,這有其歷史背景,但顯而易見的是,香港現在已不能隨心所欲掛上「不能掛在一起的旗」。
事實是,凡涉及「不能掛在一起的旗」的人和事,在香港都已變質。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吧。香港中文大學現在每年招收大量內地學生,國學大師錢穆當年創辦、現為中大九書院之一的新亞書院,官網上的介紹寫得相當溫和:「新亞書院於1949年由以錢穆博士為首來自國內的一群學者興辦,創校宗旨在承續中國傳統文化,並使其與現代學術結合。」然而,若搜查原始文獻,風景便不一樣。撰寫於1952年、即開校三年的「新亞書院沿革旨趣與概況」有以下一句:「香港在地理上與文化上皆為東西兩大文化世界之重要接觸點,亦為從事於溝通中外文化,促進中西瞭解之理的教育地點。」這與上面校網的描述是互通的,但緊接着的一句旨趣便完全不一樣:「自大陸流亡出國之青年與海外二千萬華僑之子弟,正是他日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理想之良好的負荷者。」新亞書院原本的政治態度,與今天是天壤之別。
這種「收收埋埋」的做法,在各個界別尤其是教育界已蔚然成風。禁忌不一定與政治有關,筆者想到兩例可以分享。在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官網,你不會讀到庇理羅士(Emanuel Raphael Belilios)是19世紀香港的鴉片大王;在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官網,亦讀不到蕭明是香港的殯儀大王。
教育界被「收埋」的,還有台灣和台灣觀點。筆者記得,中三所使用的中史教科書,有一整章介紹現代台灣和十大建設。九七之前好幾十年,不少教科書所使用的「當代中國」地圖,還有北平、綏遠、察哈爾、熱河等名字。
在真正多元的社會,旗幟和身份都應該得到尊重。所以來英後,筆者在書房案前插上五支旗:大清、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龍獅旗、香港特區旗,既展示歷史的複雜多變,亦提醒自己對不同身份的包容。◇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