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前鄧小平的翻譯高志凱參加半島電視台的訪問,出醜國際,金句頻出,諸如表示中國人沒有言論自由,不可批評習近平,又自爆失蹤的前外交部長秦剛是犯了貪腐問題才被消失,甚至說大家以後可能也看不見這個人。

但當中最打臉的卻是,高志凱認為中國人可以批評政府,只要是正面的建設性的批評,結果主持第一時間用「好的羞辱」做比喻,來諷刺這個說法。而高志凱也沒有辦法用「正面批評」方式去展現中國人的言論自由。

香港也非常巧合,出現一個「港版高志凱」,就是保安局長鄧炳強。

他出席《亞洲周刊》的酒會致辭,批評有部份副刊專欄作家,發表的文章偏頗,刻意抹黑特區政府,甚至令人「憎恨或不信任政府」。

結果過了兩日,《明報》總編輯劉頌陽就向時代版專欄作者寫了封信,提醒大家,「《明報》要在新時代的香港立身行道,發揮第四權的角色,任重道遠,「必須倍加慎重」,希望作家「幫我們一把」,下筆時務必再多一分謹慎,評論要建基於準確的事實,「知法守法,知所分寸」,「否則難保說不定哪天危機會降臨」。

這簡本就是把高志凱的笑話當真理傳播,國際上把中共這套專制文字遊戲笑到臉黃,但香港官員仍自信滿滿的當作聖旨推行。

而最無奈的是,高志凱的洋相不會影響這套荒謬的邏輯在香港繼續運作,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你笑我白痴,但香港的傳媒人卻不敢不服從,要出一張「溫提通告」,大有勸人自閹入宮當差的架勢。

和高志凱一樣,世上沒有對中國正面建設的批評,除非你說「領導只顧辛勞工作、累壞身體做了個不好的生活作風,我要批評兩句」,就是變個花樣的擦鞋;自然也不可能有不引起對政府憎恨的批評。

譬如你指出政府救經濟政策不力,夜繽紛盛事徙具虛名而無實效,這個評論沒有講錯吧,藍絲也贊同,但聽了批評的人,的確有可能會恨政府啊。

浪翠園跌到三百萬樓價的業主,怎可能不恨政府呢?一間間倒閉的食肆,想起當日就是政府鼓勵大家北上大灣區融入深廣,現在真是只有北上沒有香港了,能不能憎恨?

或者鄧炳強覺得,專欄作家要怎麼寫一個不引起市民討厭政府的批評呢?

至於《明報》,也要問自己,傳媒如果真要做評論前保證不會引起大眾討厭政府,甚至要以此為首要目標,這種傳媒作風,還算是第四權嗎?

當然,留在香港的傳媒很自然會反問「不然你叫我怎樣?不讓一步便可能被取消資格,到時地盤沒有了,還談甚麼監察。」當日把被政府點名的作者炒掉,為了保存其他人;現在又要向其他人施壓,去保存報館的生存。下一步,還能如何讓步呢?最主要是,你叫作者自己把關去保證不會偏頗。這也太好笑了,難道真以為作家可以決定有事還是無事嗎?主導話事權從來不在我方啊,所以高志凱也彆不出一句過到關的「正面批評」,因為這個關,幾時輪到韮菜話事了。◇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