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記者如何評論中國化工油罐車混裝食用油事件?有人說,即使在社交媒體盛行、無法掩耳盜鈴的時代,中共也只會掩蓋和迴避公眾憤怒。

7月2日,《新京報》報道中儲糧、匯福等糧油集團不僅未使用專車運送食用油,還在未清洗的狀態下與煤製油混裝,引發社會輿論強烈反彈。

事發之後,民間也有許多人透過媒合貨主和司機的開源平台「發貨幫」梳理出多家涉事企業。隨後,該程序查找貨車軌跡的功能在7月10日被緊急下架。

美國紐約智庫亞洲協會刊物《中參館》(ChinaFile)刊登外國記者對中國化工油罐車混裝食用油事件的評論。

中共輿論引導遭打臉 食安問題幾無改善

香港大學下屬研究項目「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hina Media Project)的聯席負責人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表示,十年來,不僅是食品安全問題,許多中國民眾關心的新聞都被中共當局掩蓋,《新京報》的化工油罐車混裝食用油報道只不過是再一次輕輕而又堅定地提醒外界,在中共的「輿論引導」下,過去存在的問題幾無任何改善。

作為長期跟蹤大陸媒體報道的觀察家,他說,中國大陸的新聞報道,尤其是調查報道已經全面倒退。

「就專業報道和透明度而言,中國大陸的新聞標準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現在,很多案子是由地方縣市政府或其警察部門控制訊息發布過程,並被視為所謂的『權威』新聞來源。」班志遠寫道。

令人震驚的例子是2023年北京長峰醫院發生的致命火災,造成29人死亡。火災在中午發生,地點是北京人口密集地區,但北京領導的官方機構《北京日報》在火災發生八小時後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官方新聞稿。

當天下午網絡上出現的大量帖子,包括目擊者影片被平台壓制,無法傳播。這八個小時的沉默甚至讓當地記者都感到驚訝,因為他們非常清楚這次的限制措施有多嚴。

「《新京報》關於食用油運輸不當行為的報道讓我們得以窺見「表面正常」的背後。這提醒我們,在評估中國(中共)的表現,無論是在經濟治理、食品安全還是消除貧困方面,必須考慮訊息透明度這一關鍵因素。」班志遠說。

「(共產)中國是一個充滿冒險與厚顏無恥項目和主張的國度。但最厚顏無恥的項目,毫無疑問也是該國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就是對訊息的控制。」他補充說。

在社交媒體時代 中共也只會掩蓋和迴避民憤

外媒記者、中國社交媒體分析師棵小曼(Manya Koetse)也認為,近期發生的食用油醜聞不僅引起了中國人對食品安全處理流程的擔憂,也引發了公眾對此類事件發生後缺乏透明溝通的擔憂。

當中國物流平台「運輸幫」突然下線了貨車追蹤功能後,微博上出現了多個熱門話題標籤,「他們在怕甚麼?」「油罐車裏的食用油去哪兒了?」

另一篇熱門帖子是一張路上的油罐車照,上面蓋著一個巨大的蓋子。一名網民寫道:「小時候我以為『掩耳盜鈴』是個笑話,因為沒人會那麼蠢。原來我太天真了。」

中共官方稱調查仍在進行中,但中國網民們卻發現一些話題受到當局的審查。

棵小曼說,歸根結底,主要問題是,中國食品安全醜聞連帶出了無數其它的問題,包括執法不力、官僚效率低下、權力遊戲和公眾欺騙,這些都是無法得到真正解決的問題根源。

「讓人憤怒的是,即使在社交媒體時代,一些公司、官員和當局還會盡一切所能避免面對公眾憤怒,即事已成舟。他們會不遺餘力地掩蓋真相,即使這意味著『指鼠為鴨』。」棵小曼寫道。

「指鼠為鴨」是指江西某高校食堂飯菜中吃出老鼠頭,校方和官方非要稱吃到的是鴨脖,即使圖片和影片已經在網絡上廣泛傳播,並引發大眾普遍質疑。

「這種對透明度和問責制的公然漠視不僅削弱了公眾的信任,也凸顯了困擾系統的更深層次的腐敗和低效問題。」棵小曼補充道。#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