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海軍陸戰隊(USMC)達到一個重要里程碑,綽號「雄貓中隊」(TOMCAT)的海軍陸戰隊第311戰鬥攻擊機中隊(VMFA-311)憑藉F-35C「閃電II」戰機,實現了初始作戰能力(IOC),進一步令中共艦載機難以項背。

「雄貓」駐地為加州聖地牙哥米拉瑪海軍陸戰隊航空站(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Miramar)。該中隊前身是第311攻擊機中隊(VMA-311),1988—2020年期間裝備AV-8B「鷂式」短距起飛/垂直著艦飛機;2023年4月該中隊被重啟作為F-35C中隊,開始從洛歇馬丁接收新的戰機,中隊也從此前的駐兩棲攻擊艦中隊,變為陸戰隊駐航空母艦飛行中隊。

上周三(7月31日),繼VMFA-314之後,海軍陸戰隊第二支具備航母能力的F-35C戰機中隊VMFA-311實現了初始作戰能力。作為海軍陸戰隊戰術航空兵(TACAIR)過渡計劃的一部份,實現初始作戰能力是該中隊一個重要里程碑,該計劃是從AV-8B「鷂式」戰鬥機和F/A-18「大黃蜂」戰鬥機過渡到F-35戰機。

「雄貓中隊」已準備好執行重要任務

海軍陸戰隊表示,憑藉IOC資格,「VMFA-311擁有可操作的F-35C戰機、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維護人員和支持設備,以維持任務所需的基本任務。」

圖為2021年6月17日,一架F-35C戰機降落在「卡爾文森號」航母上。(Caden Richmond/ U.S. Navy)
圖為2021年6月17日,一架F-35C戰機降落在「卡爾文森號」航母上。(Caden Richmond/ U.S. Navy)

實現初始作戰能力標誌著,「雄貓中隊」已準備好執行重要任務,包括近近距離空中支援、打擊協調和偵察、防空作戰、壓制敵方防空和電子攻擊等。

「我為這個中隊的海軍陸戰隊員和水兵感到無比自豪,因為他們達到這一關鍵里程碑,確保聯隊、海軍陸戰隊和聯合部隊的更大殺傷力和作戰準備。」第3海軍陸戰隊中隊指揮官韋倫斯(James Wellons)少將在新聞稿中說。

為了達到這一里程碑,「雄貓中隊」飛行了900多個空中架次,總計約1,700小時。該中隊海軍陸戰隊飛行員還要完成800多個模擬器小時,而地勤人員則進行了2,4000次維護行動。

「初始作戰能力是戰備方面一個里程碑和成就。」VMFA-311指揮官費舍爾(Michael Fisher)中校說,「這一切都歸功於該中隊的海軍陸戰隊員。他們在日常行動中所做的一切,使這一切成為可能。」

向F-35C戰機過渡 保持現代空戰尖端能力

F-35C專為艦載作戰而設計,具有更重的起落架和更大的可摺疊機翼,旨在方便在航母甲板上彈射。可摺疊翼尖也便於在航母甲板上停靠。和其它型號的單座噴氣式飛機相比,F-35C可攜帶更多燃料,內部燃油容量接近20,000磅,可用於遠程飛行。

迄今,F-35C戰機未出口任何國家。

圖為2023年11月15日,美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菲律賓海域執行任務,一架F-35C戰鬥機在甲板上降落。 (U.S. Navy photo by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3rd Class Isaiah B Goessl)
圖為2023年11月15日,美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菲律賓海域執行任務,一架F-35C戰鬥機在甲板上降落。 (U.S. Navy photo by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3rd Class Isaiah B Goessl)

海軍陸戰隊表示,在接收全部10架F-35C戰機後,「雄貓中隊」將達到全面作戰能力(FOC),預計將在2025財年實現這一能力。

「作為前F/A-18『大黃蜂』戰機飛行員,F-35是我們未來成功的秘訣。」費舍爾說。

海軍陸戰隊多年來一直使用F-35B。「B」型專為使用短跑道和平甲板兩棲攻擊艦而製造,能夠短距離起飛和垂直降落。

除了第二個F-35C中隊外,美國海軍陸戰隊還擁有八個作戰F-35B中隊和兩個訓練中隊。這些中隊總共擁有一百多架F-35B。

海軍陸戰隊表示,向F-35C戰機的過渡,證明海軍陸戰隊的持續發展,以及對保持現代空戰尖端能力的承諾。

F-35C戰機令中共殲-35難以望其項背

大陸騰訊網報道,近日在中共第三艘航母「福建號」第三次海試中,搭載了一架「綠皮版的殲-35」,可能已經做好「實際彈射殲-35」的準備。

殲-35很多方面都被認為抄襲美軍第五代戰機F-35,曾多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比如進氣口形狀與美國F-35幾乎完全相同,前端的飛行員座椅與F-35非常相似,後半部份相當明顯地類似於F-22。

但是殲-35性能仍懸而未決,它不可能真正能與美國海軍第五代F-35B和F-35C相提並論。

2021年11月23日,一架隸屬於第3海軍陸戰飛行聯隊第11飛機大隊第314戰鬥機攻擊中隊(VMFA)的F-35C「閃電II」(Lightning II),從「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起飛。(U.S. Marine Corps photo by 1st Lt. Charles Allen)
2021年11月23日,一架隸屬於第3海軍陸戰飛行聯隊第11飛機大隊第314戰鬥機攻擊中隊(VMFA)的F-35C「閃電II」(Lightning II),從「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起飛。(U.S. Marine Corps photo by 1st Lt. Charles Allen)

美國軍事專家奧斯本(Kris Osborn)最近撰文說,即使殲-35看起來具有隱身能力,也並不意味著它具有像F-35那樣的遠距離高保真傳感能力,能夠感知、瞄準和摧毀防區外的敵方目標。美國空軍的軍事演習中,已顯示美國的F-35能夠在無法探測的距離內發現、瞄準並摧毀第四代戰鬥機群。殲-35在這些方面如何還不清楚,如果它被F-35瞄準時無法看到F-35,其它許多屬性肯定會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前台灣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少將曾對大紀元表示,「F-35已經有累積了非常多的實戰經驗,整個性能、資源都經過驗證,而且每次任務執行之後,還會不斷地進行修改。而目前殲-35只是處於測試階段的原型機,未來要成為真正的艦載機,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從這個角度來講,兩者不在同一個等級上。」

余宗基表示,殲-35只是剛有原型機出來,要再量產、再測試、再修改,都不是幾年之內能夠完成的。#

(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對本文作出貢獻)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