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全球1%至4%人口的躁狂抑鬱症(簡稱躁鬱症),遺傳風險可高於八成。中大醫學院領導大灣區內10間醫院的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子女童年時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是同齡非躁鬱症患者子女的兩倍。他們出現社交焦慮的風險,更是同齡青少年的7.5倍。團隊表示,希望透過研究,推動患者家人、學校、社會及政策制定者正視躁鬱症及其風險因素,以找出更多有效預防高危人士發病的方案。
躁鬱症患者的躁狂和抑鬱症狀會反覆交替出現,常見發病年齡為約20歲。研究招募191名父母為躁鬱症患者的研究參加者,另有202名非躁鬱症患者子女作為對照組,他們的年齡介乎6至21歲。中大稱,此研究是首個針對躁鬱症患者子女及其對照組進行的比對研究,涵蓋目前亞洲區內最完整及全面的數據,評估研究對象出現的各種症狀和睡眠障礙。
中大指出,躁鬱症患者的子女是罹患此症的高危群組,要預防他們發病,及早介入至關重要。分析患者子女的情緒、睡眠狀況和病理演變,有助了解此症發病前的特徵、風險因素和早期精神病理,藉此預防高危群組演變成罹患躁鬱症。
青少年時期晚睡晚起 或是躁鬱症早期表現
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子女童年時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是同齡非躁鬱症患者子女的兩倍。
他們踏入12至21歲青少年時期後,會傾向晚睡晚起,出現晝夜節律紊亂的風險,是同齡青少年的4倍;他們出現社交焦慮的風險,亦是同齡青少年的7.5倍。研究團隊指,這些發現有助了解高危群組患上躁鬱症前,他們的精神病理症狀演變路線圖。
研究文章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博士後研究員雷彬斌表示,今次研究成功找出躁鬱症高危群組的一些臨床特徵,並確定這些特徵為躁鬱症的早期表現,當中包括晝夜節律顯著延遲,希望藉加深了解躁鬱症高危群組的症狀發展路線,建立早期臨床介入和預防方案。
倡提升適當使用電子產品 減晝夜節律紊亂
中大醫學院2022年於《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子女與非躁鬱症患者的子女比較,夜間褪黑激素水平顯著降低,估計與他們晚間對光線較敏感,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相關。
另外,考慮到褪黑激素是一種促進睡眠和調節晝夜節律的荷爾蒙,躁鬱症患者的子女夜晚褪黑激素水準降低,可能是他們表現出晚睡晚起的重要原因。
該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博士畢業生封紅亮補充,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夜間光污染、睡前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發光產品,會抑制夜間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擾亂晝夜節律,有礙睡眠和精神健康,故須避免青少年夜晚睡前過亮的環境,和提升青少年適當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的意識,尤其是有躁鬱症家族病史的高危群組,以減低光線對褪黑激素分泌的影響,及出現晝夜節律紊亂的機會,希望從而減少高危群組患上躁鬱症的風險。
倡及早進行非藥物性質干預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學教授榮潤國表示,四分之三的精神病個案是於24歲之前發病,應及早在青少年時期、即情況尚未演變成嚴重精神疾病前,進行非藥物性質的干預,例如鼓勵他們保持規律的作息模式,或避免在睡前使用電子產品,以改善睡眠,並在有需要時就他們的焦慮和情緒症狀進行認知行為介入治療,及鼓勵他們及早求助、尋求家人支援等。
他說,以上措施在高危群組踏入青少年期的關鍵時刻,不可或缺。團隊希望透過研究,推動患者家人、學校、社會及政策制定者正視躁鬱症及其風險因素,以找出更多有效預防高危人士發病的方案。
研究已於醫學期刊《GeneralPsychiatry》發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