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過敏是常見的食物過敏,當中許多人傾向戒吃所有魚類。中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其實四成患者不會對特定魚類過敏,另外很多戒吃所有海鮮的魚過敏患者,實際上並沒有對蝦、蟹和蜆過敏。中大根據研究建立一套「魚類過敏階梯」系統,讓過敏科專家可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治,包括度身訂造可以進食的魚類清單。

魚過敏患者一般在2至3歲時開始出現過敏反應,大多數患者的病情至少持續至青少年階段。他們的過敏反應包括輕微的皮膚或腸胃徵狀,以至足以致命的呼吸困難和過敏性休克。

魚過敏患者一般會被歸納為對所有魚類過敏,即使他們曾進食部份魚類後無出現過敏反應(耐受性),仍會一律戒吃所有魚類。

過敏元兇:小清蛋白 鯇魚等致敏度最高

中大醫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領導的中大醫學院團隊,招募249名魚過敏兒童患者,平均年齡為4.2歲,為他們進行皮刺測試,及量度他們血液中對多種魚類的特異性IgE濃度(一種與過敏相關的抗體),並記錄他們的病歷,及自從出現魚過敏反應以來進食一系列海鮮的情況。

結果發現,40%的魚過敏參與者,對至少一種魚類有耐受性。團隊透過收集參加者對不同魚類的特異性IgE濃度,分析他們對各種魚類的相對耐受性,從而建立一套「魚類過敏階梯」系統。

中大醫學院過敏症團隊根據不同魚類所含的小清蛋白水平和魚過敏患者相對的耐受性,建立一套「魚類過敏階梯」系統,讓過敏科專家可參照此系統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治,包括度身訂造可以進食的魚類清單。(中大網頁)
中大醫學院過敏症團隊根據不同魚類所含的小清蛋白水平和魚過敏患者相對的耐受性,建立一套「魚類過敏階梯」系統,讓過敏科專家可參照此系統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治,包括度身訂造可以進食的魚類清單。(中大網頁)

團隊發現,鰂魚、鯰魚(又名「塘虱」)和鯇魚的致敏度最高,其次是石斑和鯡魚,最低致敏度的則是鱈魚、大比目魚、三文魚和吞拿魚。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衛懿欣指出,魚類之間的致敏度差異,源於魚肉內所含的小清蛋白水平。團隊建立「魚類過敏階梯」系統讓過敏科專家參考,「當他們透過口服激發測試診斷病人是否魚過敏時,能夠先從致敏度較低的魚類開始,將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減至最低。系統有利專家為魚過敏兒童作更準確的診斷,助他們重新進食小清蛋白水平低的魚類。」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醫生補充,魚過敏反應導致氣道阻塞及過敏性休克等,可以致命。因此,即使魚過敏患者對部份魚類有耐受性,在進食這些魚類時亦不可掉以輕心,他們應接受徹底的過敏評估後,在過敏科專家的監督下逐漸增加食用耐受魚類的份量。團隊亦建議患者,最好在家中食用耐受的魚類,因為在家中可以更仔細地準備和烹調魚類,以免混入高致敏的魚類。

三分之一患者對蝦、蟹、蜆等並無過敏

此外,是次研究發現,接近半數魚過敏參加者因認為蝦、蟹、蜆和帶子等甲殼類或貝類與魚類同屬海鮮,誤以為同樣需要一刀切戒口不吃,但其實當中三分之一參加者並沒有對這些甲殼類或貝類過敏。

梁廷勳建議這些患者,應在指導下進食不同的海鮮,以改善他們營養攝取的情況和生活質素,以免患者不必要地戒口。

詳細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發表。@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