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和穆迪(Moody’s)在周三(6月26日)的美國眾議院監督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受到批評,因為它們的評級未能反映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的數萬億美元「定時炸彈」風險。

據《南華早報》報道,在聽證會上,眾議院民主黨議員凱蒂‧波特(Katie Porter)強調了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給LGFV帶來的挑戰。這些平台公司利用政府部門控制的土地租賃作為抵押,代表省市借款,為道路、港口和其它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但鑒於中國的房地產價格一直在急劇下滑,這是有風險的。

波特解釋說,在租賃土地上建造的房產價值下降,這種情況堪比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當時由次級抵押貸款和其它風險資產支持的債務價值崩潰,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

「一旦這批長期城市租約……到期(這將在未來五年內開始),就會出現供應過剩,租約就不會那麼值錢了。這將削弱債券市場。」她說,如果中國經濟崩潰,將會在全球產生影響。

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市場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全球投資管理公司Pimco在2023年估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負債在2022年達到55萬億元人民幣(7.6萬億美元),相當於2012年13.5萬億元人民幣的四倍。

波特在聽證會上對中國經濟的深入剖析,贏得了一些證人的讚賞。曾擔任過美國在世界銀行代表的埃里克‧貝塞爾(Erik Bethel)在聽證會上表示,「很多這些債券正在全球和國際上出售,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意識到這是一顆定時炸彈。」

他說,和這一問題特別相關的是,中國有大量的債務危機,經濟在下滑。政府和人民之間的關係已經破裂。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顧問瑪麗‧基塞爾(Mary Kissel)在聽證會上也對波特的分析表示讚賞,並說,您提到,評級機構和他們給予中國債務的AAA評級,「國會可以採取行動,打破標準普爾和穆迪的雙頭壟斷,迫使美國投資者自己進行盡職調查,而不是將盡職調查外判給評級代理人或評級機構」。

根據6月17日中共公布的官方數據,70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不含國家保障性住宅)較4月下降0.71%,為2014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現屋價格下降了1%,這是2011年中共開始使用現行數據收集方法以來的最大降幅。按年度計算,新樓價格在5月份同比下降了3.9%,而4月份的降幅為3.1%。5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2.01,延續了去年11月以來的連續跌勢。

5月份全國百大開發商的新屋銷售同比下降33.6%。

這些數據表明,儘管中共試圖支撐樓市,但房地產行業似乎仍難以探底。中國房地產開發巨頭接連陷入債務危機引發的被清算問題。恒大集團在今年1月被香港法院下令清盤;佳兆業本周從香港法院獲得七周的喘息時間,以敲定債務重組計劃。法院在6月24日決定將對佳兆業的清盤呈請聆訊推遲到8月12日。世茂集團也因為債務問題面臨清盤聆訊。

由於主要的土地銷售收入急劇下降,地方政府籌集新資金的選擇越來越少。這加劇了外界對LGFV履行債務義務的能力及其對更廣泛銀行業和市場影響的擔憂。

路透社在2023年3月的一篇報道中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的話說,一些對LGFV有風險敞口的中國銀行正收到越來越多地來自LGFV的請求,要求將他們近期到期的債務期限延長6個月並降低利率。

LGFV前景的惡化也使一些影子銀行擔心他們對這些單位的風險敞口,並不願提供新的貸款。#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