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購物節在上周結束,儘管中國各大電商平台爭相在此期間提供大幅折扣,但電子商務銷售額仍出現首次下跌,這預示著中國零售商正面臨著一個令人不安的前景。

在中國,618購物節是僅次於「雙11購物節」的第二大年度銷售活動,被視為家庭消費的關鍵指標。這兩場促銷活動曾象徵著中國消費主義崛起,為電商平台和各大品牌帶來了可靠的銷售增長。

然而,今年的618反而證明了在中國經濟低迷之際,讓捂緊錢包的消費者花錢有多困難。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說:「基本上,中國民眾的消費都集中在促銷與優惠券上,如果他們這時(618促銷期間)不消費,他們到底甚麼時候會消費?」

她預測,下半年零售額的增長可能只有個位數,這意味著消費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份額將縮小,而非像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的會擴大。

「這對重新平衡全球經濟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中國(中共)將繼續不得不通過出口擺脫經濟困境。」她說。

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中國零售商全年都提供了折扣,以吸引不願花錢的消費者,這反而阻礙了大型購物節的銷售。去年雙十一購物節期間,銷售額僅增長了2%。

打折雖能減緩消費者流失,但並未刺激他們消費。最近的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巴巴國內電商部門的收入僅增長了4%。

投資者也不看好,今年阿里巴巴股價已下跌約5%,京東下跌超過3%。消費者情緒依然疲弱,自2022年以來一直持續低迷。

一項美國銀行最新的中國消費者調查發現,6月份消費者情緒進一步減弱。

調查發現,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增加消費的受訪者只有45%,在4月份該比例還有55%。只有31%的受訪者預計未來六個月收入會增加,比4月份下降了10個百分點。

由於房地產不景氣、工資增長乏力和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消費者對個人財富感到擔憂,因而不願消費。隨著人們專注於以最低的價格購買所需的商品,像618這樣的購物節不但沒有刺激消費,反而可能會阻礙消費反彈。

45歲的康麗(Kang Li,音譯)育有一子,在長沙從事銷售工作。她也是越來越節儉、避免購買非必需品的人之一。

她告訴路透社:「(我買了)家庭必需品,給孩子買了一些衣服和鞋子,還買了自己的護膚品。」

她說:「基本上,我會在618購物節時囤貨,這樣直到雙十一來臨,我半年內都不需要再買了。」

調研公司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Jason Yu)警告,未來幾個月對零售商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人們已在618期間購買了他們需要的東西。

「這種囤貨行為透支了未來的消費潛力⋯⋯7月將非常有挑戰性。」他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