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廚房裏的某些壞習慣,有可能讓人容易致癌?美國毒理學會認證毒理專家、台灣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招名威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教大家藉助生活小改變減低致癌風險,並講解如何正確使用雪櫃、怎樣洗菜和炒菜可以減少有毒物質對身體的損害。

不要忽略癌症的信號

今年3月出版新書《媽媽抗癌失敗了》的招名威在節目上憶述,母親生前不吃甜食、不喝酒也不吸煙,家人對她突然確診患上胰臟癌感到錯愕。

招名威觀察到,母親在65歲退休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跡象,比如頻繁發燒,每兩、三個星期就發燒一次,再加上吃很多東西卻體重下降。不過起初他並沒有陪母親直接走進腫瘤科檢查,只是猜想發燒會否跟免疫、內分泌或細菌感染有關,所以去看了泌尿科和腸胃科,但仍無法發現原因,所以最後到血液腫瘤科檢查。當醫生聽了一遍母親的情況後,便覺得事有蹊蹺,在完成斷層掃瞄和磁力共振檢查後,發現她的胰臟旁邊長了一顆腫瘤。

招名威形容,癌症通常是靜悄悄出現,從外表看不到,可能不容易在早期發現。因此,要格外注意警惕一些癌症的徵兆。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資料,癌症可能導致的常見症狀包括:

  • 不明原因體重增加或減輕
  • 不明原因發燒或盜汗
  • 嚴重且持續的疲勞
  • 皮膚下有腫塊或增厚部位
  • 排便或排尿習慣變化
  • 不明原因出血或瘀傷
  • 持續咳嗽或聲音沙啞
  • 吞嚥困難、進食後疼痛、食慾改變
  • 皮膚變化如發癢、發紅等

雪櫃壞習慣危害健康

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壞習慣,可能與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在用雪櫃保存食物方面的不良做法,可能會增添誘發癌症的風險因素。

招名威特別強調,不要以為所有放進雪櫃裏面的食物都可以保存得住,因為雪櫃其實是一個非常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和黴菌。只是由於雪櫃內溫度很低,所以細菌和黴菌會緩慢地生長。

因此,招名威提醒有些食物不適合放入雪櫃裏面。比如剩菜和剩飯,如果沒有用保鮮膜包好,放進雪櫃幾天之後,上面便會長滿細菌、黴菌,食用的話對身體不好。

黴菌毒素主要是透過飲食、呼吸或皮膚接觸影響人體健康。有研究指出,長期接觸室內有毒黴菌,會增加患上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亦有研究表明,接觸由黴菌產生的黃麴毒素,與膽囊癌風險增加有關。黃麴毒素也是肝細胞癌的危險因子。

此外,已開封的五榖雜糧(包括綠豆、黃豆、紅豆等),如果沒有密封好便放進雪櫃的話,細菌和黴菌便會跑進去,在低溫之下慢慢生長。招名威就曾經見過,黃豆放進雪櫃裏,最後拿出來時變成「黑豆」,黃豆上面有很多發黴的斑點。因此五榖雜糧不一定要放雪櫃,如果要冷藏一定要用密封罐保存。

招名威提醒,還需要注意藥物的保存。除了蛋白質藥或眼藥水一定要放進雪櫃,其它的止痛藥、感冒藥等藥物,一般只須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就好了,不必放進雪櫃。招名威也曾經親眼看見,藥丸和膠囊上面長了一點一點的黴菌。

水果方面,招名威建議就算只有部份位置發霉,都要直接把整個水果丟掉,別以為切掉發霉部份就好了,因為黴菌細長的根能夠穿過水果厚厚的皮,進入果肉。所以即使切掉發霉部份後食用,也可能吃到部份黴菌。若長期吃這類食物會令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現氣喘、皮膚紅腫、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

至於芝士和麵包,就算黴菌看起來生長在淺層,但招名威認為無法判定它們有否在更深層的地方生長,所以建議如果有發霉跡象,應全部丟掉。

警惕農藥增患癌風險

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是農藥暴露的主要來源。有研究分析發現,農藥可能會透過損害內臟器官,誘發氧化應激,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研究人員舉例說,有機磷農藥可誘發發炎,影響淋巴球功能,並與微生物和免疫系統相互作用,增加氧化壓力,擾亂雌荷爾蒙途徑,損害腦功能,並增加細胞癌變的風險。另有研究指出,農藥接觸與胰臟癌、腦癌等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招名威指出,農藥在體內慢慢累積,會降低人體免疫系統的活性,其邏輯跟黴菌一樣,會令免疫細胞消滅細菌的能力下降。

農藥可分為「水溶性」和「油溶性」,而大部份農藥都是後者,噴在農作物上之後,可以抵抗下雨的沖刷。因此,只是用水清洗其實不足以去除農藥。招名威建議,清洗時應加入一點點的天然清潔劑或小蘇打,但無須加入過多,若加太多,蔬果會爛掉。

招名威講解說,先把蔬果浸泡在加入天然清潔劑或小蘇打的水中,再用百潔布輕輕刷洗蔬果,然後用水流沖洗5分鐘,這樣可以去除八成至九成農藥。他坦言,雖然農藥不能百分之百被去除,只能儘量去掉,但已經可以減少對健康的傷害。

抽油煙機降肺癌風險

《自然》雜誌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20年曾刊登一篇來自台灣的研究,指出長期接觸烹飪油煙會增加肺癌的風險,造成很多下廚女性就算不吸煙也會罹患肺癌。

該研究還發現,在烹飪時長期使用抽油煙機,可以令不吸煙女性患肺癌的風險降低50%以上。

招名威指出,平時在炒菜「爆香」菜色的時候,會先放油和大蒜,然後靠過去聞味道,再大火炒菜,但這一系列動作都會損害健康。他解釋說,因為高溫烹煮時冒出的油煙,主要成份是PM 2.5、苯並芘、多環芳香烴和甲醛。長期吸入油煙,當中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引起肺部細胞發炎、細胞凋亡、DNA氧化損傷和引發肺癌。因此經常有案例發現,有經常烹飪的家庭主婦不吸煙、不喝酒,也患上肺癌,這類情況在亞洲地區較為普遍。

為了減少油煙相關的毒物損害,招名威建議,廚房中應安裝優質的抽油煙機,並且應將抽油煙機安裝在爐灶側面,水平式吸走油煙,能更有效防止油煙進入呼吸系統。

此外不要用「爆香」方式炒菜,可以改用「水炒」。炒菜時可以在開火熱鍋後,先放入青菜,再倒入少許清水。接著把鍋蓋蓋上,幾分鐘後,等蔬菜半熟時,再添油下去拌炒,可以減少油煙。

哪些廚具對人體有害?

某些廚具中的有害物質,可能伴隨食物進入體內,增加患病風險,因此對廚房用品的選擇也很重要。

招名威表示,鍋具方面建議一定要選有認證的不鏽鋼鍋子,因為不鏽鋼耐熱性比較好,也不容易沾鍋。相反,鐵鍋容易沾鍋,以刷子刷鍋時會對鐵鍋留下一些刮痕,當你下次烹煮時,加油再配上高溫,可能會釋放出重金屬,伴隨食物被吃進體內,對身體造成損害的風險很高。

還有一些材質的用具,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質。招名威指出,部份不沾鍋的鐵氟龍塗層中,可能含有有毒化學物質全氟辛酸(PFOA),這種毒素會在人體內累積,與多種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另外,招名威表示,鋁具不耐刮傷,而且如果遇上酸性物質,可能釋出氧化鋁,容易造成認知障礙症等神經性疾病。美耐皿餐具則含有三聚氰胺,使用三聚氰胺水平超標的餐具,可能導致腎結石、腎衰竭等疾病以及死亡風險。此外,顏色鮮艷的塑膠餐具,使用的顏料中可能含有含重金屬,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