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今(15日)表示,正調查一宗懷疑狂蜜病中毒個案,並提醒市民應向可靠的來源或養蜂場購買蜂蜜。

一名35歲男子昨(14日)進食蜂蜜約30分鐘後,出現頭暈和嘔吐。他今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因低血壓及心律下跌需入院接受治療。病人情況穩定,臨床診斷為懷疑狂蜜病中毒。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進食友人由尼泊爾寄到香港的蜂蜜,個案可能由梫木毒素引致。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調查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解釋,狂蜜病中毒是由進食含梫木毒素的蜂蜜引起。梫木毒素是一種由杜鵑花科植物(包括杜鵑花)產生的神經毒素,可影響神經和肌肉。相關中毒徵狀包括進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肚瀉、頭暈、乏力、大量出汗、唾液過多和感覺異常。嚴重個案可能會出現低血壓、心律下跌或休克。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向可靠的來源或養蜂場購買蜂蜜;棄掉帶有苦味或澀味的蜂蜜,因為進食含梫木毒素的蜂蜜可能令喉嚨有燒灼感;另外,需特別注意在印度、尼泊爾和土耳其黑海地區出產的蜂蜜,因為這些地區的蜂蜜曾引致與梫木毒素相關的中毒個案。

近期尼泊爾蜂蜜

翻查資料,去年同今年年頭至少有三宗懷疑狂蜜病中毒個案。

證實是狂蜜病中毒的個案,發生在去年11月,一名65歲婦人進食友人由印度帶到香港的自製蜂蜜後發病。另外兩宗分別為一名49歲男子及一名56歲男子,分別於去年11月及今年1月,進食友人由尼泊爾寄到香港的自製蜂蜜後,懷疑狂蜜病中毒。@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