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高壓、白色恐怖和無力感多重夾擊下,部份港人彷彿進入了一種精神貧乏的狀態,其中一個原因是無法再追求形式上的普世價值。一個明顯的警號是,公共領域的「全城熱話」越來越低質,例如討論屯門某食店態度惡劣、老翁疑被少妻騙財……

這不難理解,因為追求大公義,會誤踩紅線,唯有改為爭取小公義。距離六四35周年還有不足一個月,回憶起昔日的維園燭光,儘管溫和及行禮如儀,卻是建立人格主體、抵制謊言的重要教育活動。

當燭光無法再次點燃,下一代該如何了解「六四」真相呢?紀念活動被迫由維園燭光演變成其它形式,新出版的兒童繪本《小燭光》正是其中一個方式。雖然香港書局未必有售,但仍可以從台灣網購。該書在台灣出版,策劃者是移台港人、前香港大學數學系副教授丁南僑;文字由港人「日知」撰寫,圖畫則出自台灣人「Dino」之手。

繪本約44頁,故事並無直接提及「香港」、「維園」、「支聯會」或「鄒幸彤」,甚至沒有直接提及「六四」發生過甚麼事,但香港讀者必定能夠意會到故事的意義。繪本描繪了「大公園」裏過去三十多年的歷史,燭光晚會及附近發生的事情,例如有一年風雨交加,又或是民主女神像被搬走,隨後再提到催淚彈、橡膠子彈……

2021年6月4日夜晚,大公園裏的燭光消失了,只剩下警察的身影。然而,夏蟬並未因此而沉默。那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短髮女孩雖然被囚禁,但她並未放棄信念。她坐在一個密閉的灰色房間裏,被警方監視,雙手保護著燭光。書中引用鄒幸彤在「支聯會拒交資料案」中親自作證的一句話:「拒絕成為散播社會恐懼的幫兇!」

還有,鄒於2021年6月4日在《明報》上發表的一句話:「心虛害怕的,是動用武力和律法撲滅維園燭光的當權者,不是秉持良心行事的義人!」

全部都是香港歷史,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曾經參與過的人必定有所共鳴。那些記憶在白色恐怖下已經被遺忘,如今看到繪本又再喚起。那是香港最美好的時代,如今無法再以行動去守護記憶,唯有用兒童繪本,向讓下一代承傳維園記憶,讓他們了解鄒幸彤的道德勇氣。

紀念六四是對抗謊言,對抗奴才文化。「六四屠城是正確的」、「鎮壓黑暴是正確的」、「香港由治及興」……全部都是出自同一個政權。拒絕遺忘,堅守自己的記憶,已經是對抗歷史被政權篡改、事實被扭曲的一種方式。這就是《小燭光》繪本的意義所在。◇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