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粽子口味,古來還有更被關心的要點,那是甚麼呢?古人重視養生,協和陰陽,在端午節也不例外。有甚麼具體做法表現在民俗中呢?
「端午」的午是指五月,黃曆曆法中,「五月建午取正陽之義」(《雅俗稽言‧天時》),《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為端五。端五還有許多俗稱,如:端午、端陽、重午、重五;端五節也稱為端陽節、五月節、重五節、重午節、午日節、天中節、菖蒲節、浴蘭節、龍舟節、粽子節等等,反映了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一個和仲夏保健息息相關。
端午節袪毒節
端午節大約在夏至前後,這時節正處於仲夏時節,燠熱的氣候也由此張開,民諺說:「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未吃五月粽,破棉被不甘放。」說端五日一到,冬衣、冬被就可以束諸高閣,一年中最燠熱的日子也開始了。這民諺對應了天氣的變化。同時,五月五日也有「惡月惡日」之稱,甚麼原因呢?如上所說,黃曆五月五日一到,嚴酷溽暑天氣也由此展開。蚊蠅蟲蠹蛇蠍等等百毒大肆活動,傳染病容易滋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
古人過端午有一件要事,就是避惡氣袪毒疫。民諺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古代人們將蛇、蠍、蜈蚣、蟾蜍、蜘蛛等五蟲稱為「五毒」。端午節一到,五毒害蟲齊動,所以端午節袪除毒害成了重要行事。
端午節袪惡氣惡疫的傳統做法
芳香藥草克五毒
古代典籍《夏小正》中記載:「此日(端午)蓄藥,以蠲(音同捐,意為免除)除毒氣。」《大戴禮》中記載,五月「蓄蘭為沐浴」。面對燠熱的黃曆五月,古人會利用芳香的蘭草、藥草來淨身、護身、袪毒害。
懸掛菖蒲艾草
古人防疫以「五瑞」制「五毒」,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龍船花、石榴花和蒜頭。把「五瑞」這些植物擺在家中各處,來袪毒。其中(石)菖蒲、艾草可說是為代表。宋代時就有以「菖蒲節」代指端午節的說法,展現菖蒲和端午節習俗密切的關聯。在端午節民俗中,常見民間普遍掛菖蒲和艾草於簷下門前來辟邪、製毒、保健。《紅樓夢‧第三一回》就描寫了這般端午節的景象:「這日正是端陽佳節,蒲艾簪門,虎符繫臂。」
石菖蒲形似劍,蒲劍斬千邪,是「天中五瑞」之首。菖蒲根莖多節匍匐於地下,有九節或十二節;革質的葉子細長似劍,有的長達一尺以上;初夏開花,長出圓柱狀肉穗花序,花很小。全株具特異的香氣,有殺蟲滅菌的功用。《本草綱目》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可見菖蒲至陽之性,不怕百陰之氣。
艾草古來就有「醫草」之名,防治百病。《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性極熱,升陽氣和殺菌功效很強。艾草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實根性強壯,至陽之性,百陰不侵、百寒不侵,所以成了端午節袪毒、殺菌、辟陰邪的「先袪」。
浴蘭湯
菖蒲也可以用來煮水沐浴,淨身防疫,是為「浴蘭湯」(還可加入其它香草,如佩蘭);也可以將菖蒲根切屑入酒,作為防疫藥酒,稱為「菖蒲酒」,相傳喝了可以避邪及免疫。艾草和菖蒲這兩種端午節代表植物,都是利用純陽制陰邪的功能。南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當代有洗菖蒲浴、懸艾草和喝菖蒲酒的習俗。[1]這些袪毒避疫的做法,在中華文化中,從幾千年前就流傳了下來。
佩掛香包
佩掛香包也是端午節利用香藥草辟毒防疫的一種方法。艾葉切碎納香囊,隨身攜帶可以袪蟲保健;中國史上四大女醫之一的鮑仙姑曾以艾草療病,救人無數。此外,端午香包還可以裝入其它濃郁的香草和硃砂、雄黃,外以綢布縫製造型,再以五色絲線纏繞繫緊。五色絲線也被古人視為具有辟邪作用。端午節時,給孩子們帶上香包,具有辟邪、袪蟲、袪瘟、保平安的功效,也有裝飾作用。
仲夏端午 對應陰陽變化之道
「端午」也是「重午」日,是至陽之日。然而,物極必反,《說文》說端午所在的黃曆五月,「陰氣忤逆陽,冒地而出」,《禮記‧月令》說「是(五)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中華民族的先人很早就觀察到這些現象,從先秦時代開始,就普遍認為仲夏五月是個毒月,也提醒人對應之道。
《禮記‧月令》教人在仲夏這個月份,保持戒慎的態度,齋戒身心:「君子齋戒,處必掩身。」《呂氏春秋》的《仲夏記‧五月紀》指導人們要禁慾,止聲色、齋戒、清淡飲食,以淡定無慾,無爭、無求的心態,來度過惡月。[2]
端午節所在的仲夏時節,對應著燠熱天氣和陰陽相爭劇烈的變化現象。學習古人運用香藥草克毒養生的智慧,同時修心養性,淡泊無慾,迎接平安的仲夏端午。#
註釋
[1]「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2]原文:「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揜,身欲靜無躁,止聲色,無或進,薄滋味,無致和,退嗜慾,定心氣,百官靜,事無刑,以定晏陰之所成。」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