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最近一項跨學科研究證實,年長人士增加參與認知活動對協調大腦神經網絡有正面影響。研究團隊建議長者多參與認知活動,作為日常預防認知障礙症的健康措施。

香港長者精神健康調查數據指出,本港社區的年輕長者(60至74歲)約有五分之一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年長長者(75歲或以上)的相關比例則升至三分之一。更令人擔憂的是,香港每十名70歲或以上長者就有一人患有認知障礙症。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林翠華指出,認知障礙症不但影響患者健康,亦為患者的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過往有研究指出,參與各式各樣建立積極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動,可以幫助延緩長者認知功能下降。「我們尚未完全理解認知活動如何調節大腦功能,相關的神經影像學證據亦有限。參與更多恆常認知活動是否能增強健腦,是有待肯定。」

中大醫學院跨學科研究團隊為此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研究,招募一群自覺有認知功能退化、並且恆常進行認知活動的長者參與,測試增加認知活動的參與密度對大腦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影響。

DMN是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功能性連結,當人處冷休息狀態時會最活躍。阿茲海默症等認知障礙症已知與DMN缺陷有關聯。

研究共有112名55至75歲、非安老院居住、具有主觀認知功能衰退約年長人士參與。所有參加者均長期練習中國書法,每週至少練習1小時。他們被隨機分配至干預組及對照組,干預組在研究期間需要將書法練習的時間加倍,為期6個月;對照組則維持日常的練習習慣。

研究團隊分別在干預期前後為所有參加者進行腦部磁力共振掃描,以檢測他們DMN的功能性連結變化。結果顯示,接近所有對照組參加者的DMN功能性連結均有減弱,相反干預組的參加者較少有DMN功能性連結減弱的情況甚至有所增強。這意味著增加認知活動的參與密度對鞏固長者的大腦神經網絡協調有正面的影響。此外,隨時間增長,干預組的工作記憶亦比對照組有更好的表現。

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朱昭穎表示,書法涉及視覺空間協調、注意力和非語言記憶,這些功能與大腦的非主導頂葉和聶頁葉相關。增加書法練習可以加強大腦的DMN功能性連結,特別是內側前額葉和海馬結構與顳葉和頂下葉的功能連結。這可能是由於反複練習有助重新組織及加強大腦網絡功能,從而改善功能連結的表現,將活動功能提升至最高水平。

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副教授李廷俊表示,研究證實更密集地進行常規的認知活動,可有助促進腦健康,對年長人士亦然。參與更多認知活動可以作為一種安全而有效的非藥物干預方式,幫助社區長者鞏固認知能力及大腦網絡功能。◇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