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正在審議《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建議由明年起,強制本地牙科生畢業後須公營機構實習一年才可執業。港大今日(22日)發出聲明指,牙醫學院正與包括政府及牙醫管理委員會等各持份者積極商討實習框架,確保實習安排能為畢業生提供寶貴的學習經驗。

港大強調,港大牙醫學院作為本港唯一培育牙醫院校,一直着重維持牙科教育的超卓水準,為確保畢業生符合甚或超越國際認可的專業技能及安全水平,一直以來都會委任海外頂尖學府的學者進行校外評審。

聲明提及,牙醫管理委員會曾於2012年、2017年及2023年對港大牙醫學士課程進行評審,均給予課程認可資格:港大牙醫學院力臻完善課程,歡迎牙管會在評審報告所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同時與牙管會緊密合作,積極落實報告內的各項建議和意見。

關於政府的強制實習建議,港大形容實習安排目標為本地畢業生提供寶貴的學習經驗,並進一步鞏固及提升他們在本科課程獲得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實習期間,畢業生可獲機會實踐在課程中吸收的知識,加強他們於實際工作場景的臨牀經驗,從中熟習執業情況,從而讓本地畢業生獲得更全面的培訓和學習體驗。此外,本地畢業生能透過實習安排為更多市民提供優質口腔護理服務。

港大牙醫學院正與包括政府及牙管會等各持份者積極商討實習框架,確保建議的實習安排能為本地畢業生提供寶貴的學習經驗,並進一步提升他們在本科課程獲得的專業能力。

政府指牙醫課程存問題

昨日(21日),醫務衞生局發稿稱,牙管會由2012年開始,每5年評審一次港大牙醫課程,其中2014年的報告指出,學院未能提供完整記錄顯示牙醫學士學生的臨牀技能培訓情況;2019年報告則指,學院有必要提升本地牙醫學士學生的臨牀技能培訓及經驗,因而對香港大學牙醫學士學位課程只給予有條件保留認可,並要求學院積極跟進相關建議,提交年度報告以匯報跟進工作。

2022年11月,牙管會指牙醫學院跟進之前兩次評審結果的建議未如理想,特別是課程落實臨牀訓練方面有明顯不足之處,使本地牙科畢業生進行牙科程序的臨牀經驗差異極大。學院一方面未能提供資料,證明全部畢業生均已完成所有必修牙科程序之臨牀練習宗數要求,而且其記錄更顯示部份學生臨牀經驗嚴重不足,個別學生甚至未有實際進行過個別牙科程序的經驗。

去年2月,牙管會再反映,港大臨床訓練存在結構性問題,由於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不足情況未有改善,須認真考慮是否繼續認可課程。一旦不認可,所有本地牙科畢業生均必須通過牙管會許可試,未能通過許可試者,將不可成為註冊牙醫。@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