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平齊的瀏海,閃動著大眼睛的漫畫角色小婉婉,從社福界的「小薯仔」變成有牌社工,幽默風趣又勵志的形象這些年來在網絡上陪伴著香港人,她的喜怒哀樂影射著現實的生活百態。插畫師王小婉(小婉婉),90後的她踏入社福界十多年,從讀書到成為註冊社工,出版了兩本圖文繪本分享她工作中的趣味片段。2022年移居澳洲,放下社工身分從頭開始,為了留在澳洲報讀了西廚課程,接觸全新領域。離開熟悉的專業和領域,在一個新的地方重新起步,翻開新的人生篇章。

小婉婉的漫畫分享做社工的日常。(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的漫畫分享做社工的日常。(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在2017年和2022年分別出版《P牌社工蝦碌碌》和《蝦碌社工小婉婉》圖文繪本。(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在2017年和2022年分別出版《P牌社工蝦碌碌》和《蝦碌社工小婉婉》圖文繪本。(受訪者提供)

「廚房工作充滿油煙和鑊氣,基本上沒有休息靜止和很像打仗一樣要求又快又準,由零學起炸食物、切大量食材、做焗飯、鐵板餐、碟頭飯、拆公仔麵、洗東西包食物廚房清潔⋯⋯」小婉婉這樣描繪自己在墨爾本的打工生活,這是她在學習西廚之餘找的一份港式茶餐廳的兼職。在假期的空檔,她同時打兩份工,白天做與社福界相關的工作,晚上到中菜廚房做晚市。當她的朋友知道她放下香港穩定的社工工作,在澳洲做辛苦的藍領行業時有些不解。

小婉婉到茶餐廳打工體驗。(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到茶餐廳打工體驗。(受訪者提供)

她解釋:「我覺得當社工有一項蠻重要的心態,就是你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學很多不同知識,即使不當社工,但你學的所有技能也必然對人生有幫助。所以我決定再出發,並給自己的目標是要追回在香港學不到的技能。」過去在香港完全不懂煮飯的她,投身一個自己全然陌生的行業,堅持著一個理念:「不是因為你是什麼身份才能做什麼事情,而是因為你是怎樣的人才做什麼事情。」

小婉婉也曾經迷茫過移民澳洲是否適合自己。(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也曾經迷茫過移民澳洲是否適合自己。(受訪者提供)

對西廚零概念 踏上廚師路

2022年,藉澳洲「香港人救生艇計劃」的契機,小婉婉決定轉變人生航道,辭去社工的工作,來到澳洲墨爾本讀專業課程。雖然澳洲可以承認香港的社工資格,但在語言上的要求比較高,加上她對澳洲政策不熟悉,於是她想做新的嘗試,選擇做西廚,發掘新的技能:「讀專業證書學費不是太昂貴,我也想試試看自己可不可以有新的發展。」2023年10月底,她第一次踏上西廚之路。

過去在香港生活,小婉婉很少吃西餐,對於西廚要學的內容是零概念:「很多食材我從來沒有聽過,中文都不知道,更別說英文了。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最基本的選擇食材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每次上堂,她都要花很多時間去找老師提出的食材,她後來找到一個「按圖索驥」的方法:「我就會先上網看這個食材的圖片,知道是甚麼樣子,再慢慢找到這一款食材,感覺好像小朋友去超市找東西,也覺得挺搞笑的。」學了近兩個學期的課程,她覺得自己最大的進步就是學會了分香料:「之前老師說要放甚麼香料,我是一點概念都沒有,所以我平時就會去超市觀察,多背記不同的香料,西餐的香料是很複雜的。」

小婉婉到澳洲學習西廚的過程。(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到澳洲學習西廚的過程。(受訪者提供)

課程講師全都是在餐廳很有經驗的廚師,另一個讓她大開眼界的是西餐的製作過程。她發現,很多精緻的西餐會同時運用到很多不同的烹飪方式,很多時候第一步用的方法,和最後產出的食物形態差異很大,例如同一道菜會用上炸、燴、燉等等不同的方法,這個過程很考驗廚師的耐性:「我學的時候覺得很挑戰,時間花得很長,在上課前我都要先查清楚,最後這個食物會做成甚麼樣子,有個基本的概念做的時候才不會覺得很意外。」

喜愛畫畫的小婉婉,在閒時亦將她在學廚路上的小故事畫下來,上傳到社交媒體與網友分享。例如她用卡通的形式畫出廚師服設計,解釋廚師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裝扮,原來廚師戴著白色高帽,是為了防止頭髮掉落到食物中。在日常學習中,她不斷聽到老師讓她在食物中落下各種調味,她幽默地說:「對於一個飲凍檸茶都要走甜的人來講,整天都懷疑究竟是廚師的味蕾壞死了,還是我的味蕾壞死了。」

小婉婉將自己學西廚遇到的趣事畫下來。(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將自己學西廚遇到的趣事畫下來。(受訪者提供)

在澳洲找到老香港的人情味

最初計劃移居澳洲時,小婉婉有各種各樣的想像和擔心,害怕飲食方面不習慣和語言不通,而且常常聽到身邊人形容在外地生活悶,掙錢少,受人歧視,稅很高等等。實際來到墨爾本後,她感覺生活比想像中好很多,甚至在很多生活細節上感受到香港昔日的人情味。她形容:「在這裏給我的感覺是,很像把香港帶回三十年前,說的不是科技,而是在這裏找回現在香港已沒有的東西。」

小婉婉在澳洲吃到地道的港式點心。(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在澳洲吃到地道的港式點心。(受訪者提供)

她在當地的茶樓吃到地道的點心,甚至還有香港已近乎消失的「推車仔」,她興奮不已,貪心地點了很多,推車的阿姨貼心提醒:「你叫了很多啦,怕吃不完不需要再加了。」那一刻她感到很暖心,她是第一次到訪,就感覺到店員很有人情味,會主動關心她,和她聊天。

小婉婉在墨爾本品嚐到香港的味道,感受到昔日香港的人情味。(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在墨爾本品嚐到香港的味道,感受到昔日香港的人情味。(受訪者提供)

到了墨爾本後,小婉婉認識了很多香港人,有在當地生活了數十年的,也有像她一樣初來乍到的,發現「老移民」都很照顧彼此。譬如在家種的水果收成時會拿回來公司請大家吃,平時煮湯或者製作小食也會帶來與大家分享,鄰居也會不時過來談天,送她收成的蔬菜,這些生活上的交流與分享,讓她感覺到很溫暖,好像回到了兒時的香港生活,鄰里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

她感慨:「別人說在澳洲的人很笨,不會變通也容易被騙,但事實是澳洲是一處信任人的地方,他們很單純、對人也沒有戒心、生活也很簡單,所以我亦很信任和很喜歡與在這裏生活很久的香港人相處。當然工作文化亦沒有香港那麼大壓力和辦公室政治。」

在墨爾本上英文課時,小婉婉認識了一位英國的代課老師,他曾經在1997年前住在香港,而且亦很愛香港這個地方,他形容在香港經歷他人生很重要的時刻。聆聽他分享啟德機場飛機降落時的場景,細說當年他在港的生活,當知道小婉婉從香港來時,他很興奮,也很感慨地對她說:「我知道關於你城市的所有事情,在這裡你可以很自由去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因為這裡是澳洲。」那一刻,小婉婉有一種被觸動、被理解的感覺,這句話竟然從一位外國人口中說出來,真的很感動。與此同時,她又感到心酸,原來她對自己成長的地方越來越陌生,如今的香港,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

小婉婉在澳洲上語言課。(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在澳洲上語言課。(受訪者提供)

*********

移居澳洲一年半,小婉婉漸漸適應了當地的生活,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氣氛:「可能這裏天氣比較好,沒有香港那麼潮濕,也可以看到花草樹木,人會變得比較平靜,香港就多一些物質享受,在這裏我自己慢慢變成心靈的享受多些。」她期待未來有新的發展,也計劃繼續在社交媒體更新她的漫畫人物故事,帶給粉絲跳出社工圈子的「小婉婉」。◇

小婉婉漸漸習慣了澳洲的生活。(受訪者提供)
小婉婉漸漸習慣了澳洲的生活。(受訪者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