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飲食西化,高血脂已經不是長者的專利,青少年罹患高血脂的比例有上升趨勢。

15歲的小宜去年接受學校安排的健康檢查,檢查報告顯示血脂肪異常,總膽固醇為245mg/dL(參考值<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155mg/dL(參考值80~130mg/dL);BMI數值未到肥胖,但落在正常偏過重的範圍,而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糖、尿酸、腎功能和甲狀腺功能數值則無異常。

於是她在母親陪同之下,前往小兒科就醫。經由醫生問診後得知,她平常喜歡吃甜食和油炸類的食物,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遺傳史,但母親也有血脂肪偏高的情況。

醫生當下給予她飲食和生活型態衛教,並叮嚀她確實做到。3個月之後回診追蹤血脂肪相關數值,均有明顯改善;6個月之後再回診追蹤,血脂肪相關數值均在正常範圍。

青少年高血脂的原因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生蘇軏表示,先天遺傳是常見造成青少年高血脂的原因之一,多數會合併家族遺傳史,比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家族性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血脂症等,其中有一些在孩童時期即能診斷出來,有一些則是要到青少年時期或成年才容易診斷。

此外,罹患糖尿病、腎臟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服用特定藥物如類固醇、口服避孕藥、利尿劑等,都有可能造成血脂肪異常。

高血脂引發心血管疾病

蘇軏說,隨著現代人越趨精緻的飲食習慣,容易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也是近年來青少年高血脂人數增加的重要原因。

另外,臨床統計發現,青少年血脂肪異常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多項研究證實,高血脂是引發成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心血管問題是導致成年人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病理研究發現,動脈「脂肪紋」(Fatty Streaks)大約在20歲時就逐漸形成。

蘇軏指出,青少年血脂肪異常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是通過健康檢查而發現,只有少部份人會出現頭暈、疲倦、失眠、胸悶等症狀;對於有家族遺傳史者,又同時是體重過重者,務必要更加注意血脂問題。

簡單來說,一旦青少年有血脂異常、肥胖,或是其它危險因子時,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藉由早期介入篩檢出這些危險因子,將有助於降低罹患成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調整飲食和生活型態

蘇軏說明,當青少年一旦被篩檢出有高血脂問題時,首先應調整飲食和生活型態持續6~12個月。在飲食上以「少油、少糖、高纖」為原則,烹調儘量以清蒸、水煮取代油炸,少吃內臟、肥肉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吃蛋糕、汽水、雪糕等精緻的醣類食物,多攝取蔬菜、水果、榖類等食物。

在生活上要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每周運動5次以上,每次至少進行1個小時,選擇可近性比較高、比較容易實行的運動來達到訓練效果;同時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看電視等久坐型態的事情,要避免超過2個小時。

另外,在血脂肪相關數值有改善之後,仍然要維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型態,才能保持對身體健康帶來的成效。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指出,血脂異常的起始治療為改變生活型態,如果仍無法達到治療目標時,應考慮進行藥物治療,同時評估有無相關的副作用,並定期追蹤,針對高危險族群更應格外小心,才能大幅降低日後罹患成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建議和叮嚀

蘇軏建議,高血脂患者每3個月要追蹤血脂肪、BMI值和飲食紀錄來評估成果;如果調整生活型態的效果不彰,且合併有其它危險因子,比如罹患糖尿病、腎臟病、紅斑性狼瘡、高血壓等疾病,或是家族中有男性55歲以下、女性65歲以下罹患心肌梗塞、中風、心絞痛、突然心因性死亡等病史,就要考慮服用降血脂藥物。

此外,高血脂患者未經治療,會增加罹患其它代謝疾病、心肌梗塞、中風等病症的風險,還可能發生猝死,所以切勿輕忽其影響性。

蘇軏提醒,青少年的身體還在成長發育階段,有時候對自身的健康沒有特別注意,因此更需要家長和醫護人員的關心、鼓勵,從旁協助改善生活型態,並且定期安排健康追蹤,都有助於他們注意自身的健康成長。◇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