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年九月,成吉思汗渡阿姆河,在撒馬爾罕城東下營,十月下詔回師,被俘獲的長長的商隊走在蒙古大軍前,朝著布哈拉前進。

1223年春天,成吉思汗在距離布哈拉六百多公里的今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舉行了一次覲見禮,又在今吉爾吉斯以北的草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並在楚河草原度過了夏天。

1224年則到石河(額爾齊斯河)駐夏,翌年二月回到土拉河行宮(今蒙古中北部)。之所以回程不緊不慢,是因為成吉思汗在等待仍在歐亞大陸征戰的哲別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大將速不台畫像。 (公有領域)
蒙古帝國大將速不台畫像。 (公有領域)

征戰高加索山脈南北地區

1220年春,成吉思汗命哲別和速不台追擊花剌子模的摩柯末時,曾對他們說,可以在三年內結束戰爭,從欽察草原回到蒙古草原。欽察草原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伏爾加河下游。顯然,成吉思汗是讓哲別和速不台進一步了解歐亞大陸的情況。

因此,哲別和速不台在將摩柯末驅趕到裏海又俘獲其母和妻子後,南至伊拉克,襲掠庫木等城鎮,一直攻取到哈馬丹(今伊朗西部)後停住。然後北上,進逼阿塞拜疆都城大不里士,阿塞拜疆國王獻出金銀請和,於是蒙古軍退出其境內,在裏海西岸的穆甘大平原度過了一個嚴寒的冬天。

1221年初,哲別和速不台派一隊人馬進入格魯吉亞王國境內。格魯吉亞(或譯「喬治亞」)女王魯速丹原以為蒙古軍因天寒不會出動,所以派使者去阿塞拜疆、者疾烈國兩國,約定在春天共同抗擊蒙軍。不料,蒙軍提前而至。居住在格魯吉亞境內的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蠻和曲兒忒兩部人受欺壓已久,因此紛紛加入蒙軍,為之做嚮導。

蒙古軍遂以兩部做前鋒,大舉進攻格魯吉亞,並很快挺進其首都第比利斯城(今第比利斯)。格魯吉亞女王忙派萬人軍隊迎戰。

蒙軍兩部前鋒不敵,使格魯吉亞人誤以為蒙軍並沒有那麼強大,因而中了蒙軍「誘敵深入」的戰略,中了埋伏圈,哲別率兵殲敵大半。由於自身也有損傷,加之格魯吉亞境內樹林茂密、地勢險要,不能進軍,哲別和速不台遂折返大不里士附近,其國王再次奉上金銀,蒙軍轉而攻向馬拉蓋,數日後,城陷。

三月,蒙古軍放棄攻打巴格達,再至哈馬丹,強攻三日後城破。復北上,第三次進入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士,其國王留將守城,自己則逃往它處。蒙古軍知其城防堅固,故索銀而去,但攻下鄰近的薩拉卜等城。

十月,蒙古軍北上進軍阿蘭都城干札,他們聽說干札人常與格魯吉亞人作戰,勇敢善戰,因此索取金銀後離去。之後,再次進入格魯吉亞境內,該國女王急忙調來準備參加歐洲十字軍作戰的三萬人馬,阻擋蒙古人。

哲別、速不台依舊採取誘敵深入的辦法,將三萬格魯吉亞大軍消滅過半,其後又殲滅了格魯吉亞的精銳騎兵,格魯吉亞軍隊只得退守第比利斯,此即著名的「格魯吉亞之戰」。蒙古軍原本打算進攻第比利斯,但考慮到格魯吉亞境內山高林密,不利於騎兵機動,遂繼續轉攻高加索山脈以北地區。直到1243年,在蒙古大軍再次西征時,格魯吉亞才徹底臣服於蒙古帝國,成為其附庸。

1222年初,蒙古軍從阿塞拜疆南部的穆甘平原向東進入設里汪(今敘利亞),攻破其首都,擬進攻達爾班山隘。根據成吉思汗的命令,他們要乘勝北上進攻欽察。欽察人屬於突厥遊牧部落的一支,其領地處於裏海、北高加索和黑海以北,東鄰康里部(鹹海以北),北接羅斯,西到匈牙利等國。

高加索山脈地勢險峻,難以通行,而達爾班山隘口是古波斯防禦北方民族南侵的重要關口,在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建有達爾班城,被稱為「亞歷山大大鐵門」。為了通過這個險要隘口,蒙古人脅迫設里汪國派來的貴族為嚮導,取道裏海西岸北上,順利通過。

在蒙古軍進入高加索以北的帖雷克河流域後,阿蘭人聯合欽察人和其它部族阻擊蒙古人。兩軍對陣,未分勝負。哲別鑑於眾寡不敵的形勢,採取分化策略。他派使者帶禮物去見欽察部首領,說:「我們同屬於一個部落(即突厥種)的人、出自同一個氏族,何必幫助異族阿蘭人呢?不如握手言和,我們願以金銀相贈。」

欽察人為之所動,遂棄盟友而去。蒙古軍趁機進攻,大破阿蘭聯軍,北高加索山區諸部相繼投降敗亡。取得勝利後,哲別與速不台又出其不意地進攻毫無準備的欽察部。他們宣布:欽察地區是蒙古大汗長子朮赤的封地,所有欽察人和該地區的其它民族都是蒙古的臣民,都要接受朮赤的統治。欽察人不服,紛紛逃離。

欽察部有個名叫迦迪延的首領,曾將女兒嫁給南羅斯(即俄羅斯)的加里茲公國密赤思老大公,迦迪延率其部逃到基輔請求出兵相助。而蒙古軍則尾隨迦迪延進入羅斯境內。

迦勒迦河之戰 

為甚麼欽察部會與南羅斯有聯姻關係呢?這還得從歷史說起。早在公元1世紀,斯拉夫人就居住在中東歐的第聶伯河、奧得河、維斯瓦河及布格河流域。至6世紀,斯拉夫人分為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居住在基輔到伊爾門湖一帶,成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祖先。

公元7到8世紀,東斯拉夫人形成了以基輔和以諾夫哥羅德為中心的準國家實體。9世紀,諾夫哥羅德王公魯克里征服了基輔和第聶伯河西岸各公國,形成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大公國,其統治者稱為大公,國家稱作羅斯。魯克里將國土分為數國,分封諸子而治,以基輔為都城。

10世紀,羅斯從附近的東羅馬帝國接受了東正教。羅斯在雅羅斯拉夫統治時代逐漸強盛。12世紀,羅斯分裂為十多個小公國。13世紀,各公國時分時合,互相混戰,當時整個羅斯領土不大,其東境不過伏爾加河支流翰迦河。由於中亞草原的欽察人時常侵擾羅斯境內,所以羅斯南部各大公為了避免被侵擾和抵禦其它公國,選擇與欽察各部聯姻。

在欽察部首領迦迪延逃到羅斯向其女婿求援後,密赤思老大公聯絡南羅斯各王公,經過商討,一致決定共同抵禦蒙古人,而且要主動進攻,將其擋在國門之外。

哲別和速不台聽說基輔羅斯人準備聯合攻擊蒙軍時,就派使者前往基輔會見各位王公,表明蒙古沒有進犯羅斯的意圖,只是討伐欽察人,況且欽察人常年侵擾羅斯境內,不如與蒙古合兵同伐欽察,共分果實。羅斯諸王不從,還殺死了蒙古使者。◇(未完待續)

1223年5月31日迦勒迦河之戰。圖片出自《史集》。(公有領域)
1223年5月31日迦勒迦河之戰。圖片出自《史集》。(公有領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