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疫情的封控雖然已經成為過去式,但它所造成的影響卻陰雲不散,不論是心理上,還是經濟上。很多大陸民眾因此而負債破產,在過去5年裏中國個人債務總規模激增了50%。俗稱「老賴」的失信被執行者已達8,542,322人,比2020年初的570萬人增加近50%。

中國個人債務激增50%

今年41歲、廣西南寧小企業主鄭先生曾經以為,自己經營的一家電器廠,可以一直這樣平平靜靜走下去。

但3年疫情封控讓他的夢想破滅。有一段時間,他負債纍纍,每天為支付工廠必要開支而發愁,失眠了一個多月。現在他基本上全部結束了生意,工廠也給別人了。

疫情期間的嚴密封控政策幾乎波及到中國大陸所有的城市。就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前夕,中國至少有74座城市的3.13億人口被置於全城封控或部份封控之中,包括15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天津。

封控期間工廠停業、居民被居家隔離,這種中共特有的文革手段,讓中國小企業主和民眾經濟上瀕臨絕境。

「封控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整個城市都停擺了,國內有些地方馬路上所有的紅綠燈全部變成紅燈,像我們這樣的很多小企業主都破產了。」鄭先生告訴《大紀元》。

鄭先生表示,那段時間感到心理壓力特別大,半夜醒後就再也睡不著了,胸口痛,很擔心自己會出問題,心裏越想越離譜、越想越多。

鄭先生說:「因為我們開支比較大,平均每月6萬多塊錢,每天在兩千多塊錢,包括廠租、門面房租金、工人工資、辦公費用、差旅費,還有按揭等,如果一天沒有兩千塊錢進賬,就要自己去找兩千塊錢來平衡支出。」

鄭先生一家六口,上有快70歲的父母,下有兩個10歲不到的孩子。「我想我出問題以後,我這個家庭、老人孩子、我太太怎麼辦呀?持續了一個多月,然後給自己買了很多保險,覺得至少哪一天我出現甚麼不測以後,至少他們還能活下去。」

「我們這個圈子的大部份人基本上都是我這樣的情況,不出問題可以平平靜靜地這樣下去,一旦出問題以後,真的很困難,難以為繼。」他說,「我們是在夾縫裏生活,如果是按照那些條條框框要求,我們生存不了。比如說稅務、環保要求,消防檢查,這些費用和賦稅,遠遠要大於我們的盈利甚至是營業額。」

中國中小企業在封控之下出現了倒閉潮。陸媒報道,2020年46萬家企業倒閉,7.8億人負債;2021年前11個月,約有437萬家中小企業永久關閉。

中國經濟的寒風也改變了過去各行業的生態。《經濟觀察報》2023年8月報道,北京一律師說,疫情3年,律所受的影響不是太大,雖然併購、上市的業務有所減少,但「破產清算的業務量和往年比起來,至少翻倍增長了」;上海一家本土律所的律師則稱,「勞動糾紛從2022年下半年就開始增多,破產的案子則從今年開始增多。」

《華爾街日報》近日也報道,中國家庭債務總規模在過去5年裏激增了50%,達到了11萬億美元左右。雖然這低於美國家庭17.5萬億美元的債務規模,但對於一個居民收入遠低於美國的國家來說,這個數字還是很大的。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表示,最主要還是因為COVID-19病毒加上封城的關係;其次是因為房地產的關係,房地產和相關股市的資產價格都在下跌,造成民眾的財富效果也下降。

造就「老賴」的中共法律

在中國大陸,無論是所謂公司法還是破產法,都優先保護債權人,而這些所謂債權人通常都是像銀行等強大的國有機構,而企業家則深陷困境,造成了「老賴」激增的現象。

西方國家先有個人破產制度,後有企業破產制度。中國大陸則相反,1986年就推出了《企業破產法(試行)》,但至今仍未推出個人破產制度,認為允許個人破產會縱容「老賴」逃債。

專家表示,大陸有企業破產法但無個人破產制度,企業家一旦陷於債務絕境,不得不跑路甚至跳樓。圖為中共法院示意圖。(Feng Li/Getty Images)
專家表示,大陸有企業破產法但無個人破產制度,企業家一旦陷於債務絕境,不得不跑路甚至跳樓。圖為中共法院示意圖。(Feng Li/Getty Images)

大陸專家表示,有企業破產法但無個人破產制度,意味著可以通過企業破產法的重整挽救身處困境的企業,但卻挽救不了企業家,企業家一旦陷於債務絕境,不得不跑路甚至跳樓。

中共還強化了所謂的失信黑名單,一旦上了黑名單就成為「失信人」,俗稱「老賴」,他們無法買機票、坐高鐵、通過支付寶和微信購物等。

根據「中國執行訊息公開網」去年12月公布的數據,中國失信被執行者達8,542,322人,比2020年初的570萬人增加近50%。這些未能按時償還房屋貸款、商業貸款的失信被執行者,多數年齡在18歲至59歲,佔中國勞動人口的1%。

王國臣表示,北京當局的制度應該是一體化的,對於所有信用有瑕疵的人,都要一視同仁的。可是在執法上面,一般民眾只要稍微沒還款,可能就會被拉入黑名單。

而國有企業或是高官比較不容易被拉入黑名單,可能要等他們的判決確定或確定雙開了,才會進行處理,就會造成一個實踐上面和實際效果上面或觀感上面的差別。

他認為,大陸現在個人債務問題,正本清源的方法仍然要先解決掉房地產債務的問題。

「因為房地產會牽動百業,房地產不去解決,相關上下游的製造業,包含鋼筋、水泥到下游的裝潢、鋁門窗、傢俬業等百業都不會好。橫向來看像金融業也不會好,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也因為房地產不好之後,土地出讓金也大幅的銳減。房地產不解決,中國大陸事實上是只會越來越困頓,包含民眾的就業。」

王國臣說,可是現在看到的是,北京當局把大量的錢都挪到未來產業或戰略產業上面,包括半導體和新三樣,而這些產業是屬於資本密集產業,而不是勞力密集產業,能夠提供的就業人數有限。所以如果中國大陸不去扭轉這種戰略,民眾只會越來越困頓。

大陸房地產和相關股市的資產價格都在下跌,造成民眾的財富也下降。圖為2023年9月28日,中國武漢市,一名建築工人走過恒大公司在施工中的住宅小區。(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陸房地產和相關股市的資產價格都在下跌,造成民眾的財富也下降。圖為2023年9月28日,中國武漢市,一名建築工人走過恒大公司在施工中的住宅小區。(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步入流動性陷阱

個人債務的激增往往不會短期解決,而且會產生連環效應,進一步導致經濟惡化。

王國臣解釋說,如果個人債務持續增加,首先房地產會持續地頹廢和崩壞。去年8、9月的房地產新政之後開放了很多,四線都解禁掉,可是房地產依舊頹廢,因為大家沒有錢買樓;其次居民負債增加,消費也會持續地緊縮。即使現在中國大陸在推家電或汽車以舊換新,效果也不會好,因為民眾根本拿不出錢。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王國臣授權)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王國臣授權)

「不管房地產的緊縮或消費的緊縮,最終都會反映到企業身上,企業的營收就會下降。整個惡性循環下去,中國大陸的經濟當然就不會太樂觀。另外如果內需不好就轉向出口擴張,所以跟國際上面的關係也不會太好。」

王國臣表示,現在已經到了所謂「流動性陷阱」,就是大家沒有錢消費、也不願意消費,當局印再多的鈔票,也沒辦法刺激消費。

由流動性陷阱又會衍生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到了這個時候,就變成民眾根本不願意借錢去投資或消費,整個銀行的營收就會出問題。

他說,現在不斷在探討銀行危機,因為銀行的錢根本就貸不出去。它能夠貸出去的都是政策要求,流向有毒的資產,比如地方政府債券或房地產的債券等。真正品質好的貸款越來越稀少,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的經營就會出現問題。

王國臣表示,總結來講就是相關金融惡化不斷升級,只要不切斷凱因斯說的「節儉的矛盾」,中國大陸的經濟只會陷入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他解釋說,所謂凱因斯「節儉的矛盾」,就是當民眾預期到經濟不好的時候,就節衣縮食。可是節衣縮食的結果,就會導致企業的營收下降,企業就會進一步地裁員,造成下一波的民眾或就業者的節衣縮食。

「這個惡性循環不把它給在中間切斷的話,這個東西就會變成無止境的螺旋上升了,惡性循環會不斷地加劇。」他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