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討論了香港醫療衛生服務大半個世紀以來的沿革,引申到香港社會到今天已經不能承受削減醫療開支。那香港政府有辦法盡量降低醫療服務開支的增長嗎?

隨着香港人口結構的轉變,社會期望的提升,及健康疾病模式的改變,一個長期沒有變革的制度,便難以應對已經轉變的各種因素,問題就接踵而出了。這正是香港現時醫療制度面對的最關鍵問題。而其中一個老大難,就是在這個情況下,醫療開支的上升難以逆轉。當政府財政情況較好的時候,政府及社會各界當然不會覺得問題很迫切,但當結構性財政赤字成為現實危機,公共財政變得緊絀,長期承擔這種不斷上升的社會需求便越來越吃力了。制度累積起來的各種缺陷也逐一爆發,看來很快便會去到政府難以應對的階段。

或者可以說,相對於近年不斷膨脹的社會福利開支,過去幾年醫療衛生開支的增長似乎還不至於太災難性。由2012/2013年度起計,社會福利開支增長了3.1倍,醫療衛生開支就只增長了2.84倍。在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3個最大的開支項目中,原本用錢最多是教育,醫療衛生排第二,社會福利排第三。不少人曾經估計,如果按過往政府的財政規律及服務情況發展下去,醫療開支極有可能會成為開支最大,也最難控制增長的一個項目。

不過,因為在2016/2017年之後,社會福利開支膨脹性地增長,再加上林鄭月娥當政務司長及特首時拒絕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全面改革,福利金開支才會脫繮上升,令社會福利開支超越了教育及醫療衛生,成為3大開支項目之首。但醫療衛生開支也超越了教育,現時繼續在公共開支項目中排第二。

就只計算過去10年,醫療衛生開支總額增長增加了132%。原因當然很多,主要是因為人口老化及長期病患不斷增加,再加上過去幾年的抗疫工作。醫療衛生服務屬於專業人力及技術密集性質,增加的開支大部分需要用於薪酬及人手配置,其次才到醫療科技及器械的提升及更新。醫療衛生現時是政府開支第二大的板塊,2023/2024年度共用了1,248億元,即政府總開支的16.4%,但服務仍然滿足不了龐大的需求。

2019年4月推行的「自願醫保計劃」,顯然沒有產生把重症及醫院服務的需求轉移至私家醫院的效果。自願醫保推行了5年之後,政府撥款支持的醫管局醫院服務仍然承擔了每年超過九成以上的總住院日數,可見自願醫保制度之不濟及其效用之微不足道。醫管局唯有硬着頭皮,吃了這個改革大白象的死貓。

過去幾年,醫療開支雖然年年增加,醫療衛生服務的質素卻在漸漸下跌,香港人是不能不感受到的。這主要反映於輪候時間過長,還要不斷延長;醫護人員分配給病人的關注不足,而且繼續減少;整體性的供需張力,也不斷加大。過去幾年,有部分之前制定下來的服務承諾已經變得全無意義。以耳鼻喉專科為例,政府及醫管局原本的目標是把首次見醫生的輪候時間,從原本的近超過30個星期縮短一半。但現在卻倒過頭來延長了接近一半。一般新症,如果在新界西醫療聯網,由登記至第一次見醫生,動輒超過50個星期。至於早就嚴重不足,輪候時間超過一年以上的精神科,情況不但沒有改善,而且仍然繼續惡化。服務已經長期十分有限的公立牙科服務,近期甚至有部分服務單位因為醫護人員流失造成的人手短缺而需要局部關閉。

人手緊張及人員流失造成的問題,確實非常嚴重,剛公布的數字也十分驚嚇。盧寵茂近日承認,公立醫院在2021/2022年至2024年12月底3年多之內,超過1,000名醫生「非退休性離職」,這佔醫院管理局整體醫生人手的接近六分之一。提早退休而離職的又以30至39歲的年輕醫生比較多。護理人員的情況就更令人擔憂了,同一期間共流失了超過6,000人,即接近編制人手的五分之一離職。就算分開3年,醫管局每年也積極從剛自各間大專學院畢業的新人招手,但是這樣的人手流失速度造成的服務缺口,仍然是難以填補的。政府也難以否認,這是移民潮及工作環境充滿政治壓迫感造成的後果。

這個情況已經引起廣泛的不滿,政府唯有不斷把問題歸咎於有人濫用急症室及醫院,說要增加收費減少濫用。這些倒果為因的說法根本就沒有說服力,市民也不會接受。政府現在的迫切需要,是要留住醫療人手,甚至進一步擴充人手,才能應對社會的需求。

公營醫療服務在多方面都出現明顯的服務質素倒退,整體制度的有效性也越來越令人質疑。但政府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再推動醫療制度改革的討論,現在這個政府也沒有這種意志及號召力。過去30年做不了的事,現在這個政治局面下,這樣的特區政府,再多30年時間都可能做不了。

當香港人口持續老化,孤老隨着移民潮而大幅度增加,長期病患仍然是主要的健康危機,各種服務需求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政府在現時這種服務狀態下還要削減醫療經費,大家會接受嗎?莫說削減,現在要壓抑醫療衛生服務的開支增長也很困難。

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時間,香港人可能不得不接受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進一步下跌,政府也沒有甚麼板斧,就算要壓抑醫療衛生開支的增長,空間也是少之又少,能夠不大幅度增加已經萬幸。這個矛盾的局面,顯然會延續一段很長的時間。◇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