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的目的很明確:指責中國產能過剩。正如大多數人所理解的那樣,根本的指責是中國的傾銷,尤其是在幾個關鍵領域,包括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顯然,這些都是美國(以及歐洲)的弱勢領域,要麼缺乏價格競爭力,要麼被中國壟斷(中國在上述產品中擁有大量關鍵專利)。客觀地說,僅僅幾個領域不可能佔據很大的貿易份額,而且事實上也很小,只有個位數。

這些領域的「傾銷」並非新現象,而是已經持續了若干年。然而,當美國和歐洲飽受高通脹之苦時,他們並不 「太介意 」任何有助於降低通脹的低價傾銷。隨著通脹率放緩至接近其目標(均為 2%),低通脹的政策(政治)優先級降低,而對本地製造業的威脅則變得更加明顯,尤其是在全國大選臨近之際。雖然美國汽車業只佔總就業人數的 1%,但它對 GDP 總量的貢獻卻超過 3%。

要評估傾銷的總體實質影響,宏觀數據實際上可以說明問題。貿易額與許多其他關鍵的宏觀數量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因此,只看貿易額甚至是剔除通脹影響後的貿易量也無助於了解整體情況。即使採用同比(YoY)這樣的標準變化形式也無濟於事,因為同一國家的大多數宏觀變量(如國內生產總值同比與出口同比)都會發生變化,而且對於許多宏觀變量來說,每個變量都會在許多國家之間發生變化(如美國與歐盟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

要識別各國之間的關鍵差異,有一個竅門,那就是比較比率。在這裏,我們比較了美國對華出口佔美國出口總額的比率和美國從中國進口佔美國進口總額的比率。在附圖中,這兩個系列分別用藍色和紅色表示,兩個比率之間的差異用綠色表示。

該比率說明了中國(對美國)的重要性。第一個清晰的觀察結果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份額一直保持穩定,但進口份額卻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出現了倒掛。根據差額的線性推斷,這一差距有望在兩年內縮小。這意味著從美國份額的角度來看,屆時中美貿易將大致平衡。由於美國從中國的購買量一直在減少,傾銷的論點很可能是無效的;至少我們認為它是無效的,否則美國應該購買更多的產品。

傾銷論顯然是壓制中國出口的藉口。然而,在資本主義世界,往往是那些擁有經濟實力的國家制定遊戲規則。如果中國不退讓,很可能會面臨某種制裁或關稅,結果可能會更糟。輸家已經寫在了牆上。

本文編譯自「World trade is still a battle of power」,原文刊載在英文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