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外資流出背景下,周日(3月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在北京登場。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開幕演講中再向與會外企高層喊話。近年來李強已多次向外國商界領袖釋放「開放」的訊息。不過,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共的說法與其許多做法反差巨大。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24、25日在北京舉行,中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國際組織代表等參加開幕式,包括世界銀行總裁彭安傑(Ajay Banga)、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還有外國企業高級主管等。

李強在開幕式作主題演講時,再稱「中國經濟處於回升向好的態勢」,並再次提到「新質生產力」。

今年中共兩會剛結束,中共便熱炒「新質生產力」。李強本月13日在北京調研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新質生產力」是新瓶裝舊酒,喊口號而已。

「新質生產力」由習近平2023年9月前往黑龍江省考察時首度提出。新華社援引習近平說,整合科技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行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面對國際環境的嚴峻挑戰,李強稱,中國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等。

他最後喊話說,「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我們願同世界分享中國持續發展的大機遇,與各方攜手創造共同發展的美好未來」。

在經歷了三年疫情封控後,2023年,中國經濟在疫後未現復甦跡象,反而長期積累的各種問題集中爆發,出現了四十多年來最大的困難。債務危機、房地產泡沫破裂、人口下降、失業飆升、需求持續低迷、企業大批倒閉、通縮來勢迅猛,曾經驅動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全部熄火。

中國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獲得了美歐等發達國家投資的結果。近年來中共對外國投資者吸引力下降,外資紛紛撤離。截至去年9月底,外國企業已經連續六個季度從中國撤走利潤,總金額超過1600億美元。

據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去年11月3日公布的數據,第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資負債為負118億美元,是自1998年有紀錄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負值,顯示資本流出比流入多出118億美元,表明撤資和業務縮減規模高於新增投資。

外商和外資紛紛撤離,讓中共高層深感憂慮,擔心這一趨勢會加快生產鏈和供應鏈的轉移,從根本上削弱中共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近年來,北京做出各種姿態來吸引外商投資。在去年的⾼層論壇年會上,李強對全球CEO承諾,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當局將堅定不移擴⼤對外開放,⽽且「開放的⼤門會越來越⼤」。

此後李強在多次活動中,向外國商界領袖重申中國「開放」的訊息。不過,許多跨國公司負責⼈表示,他們對中共的各項承諾感到「疲倦」,因為當局對許多承諾並未付諸實踐。相反,中共當局還在強化國家安全,使得中國的經商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中共黨魁習近平去年11月出席三藩市數百名美國企業高管參加的晚宴,試圖拉攏商人成為中美緊張關係的調和者。然而,中共打壓外企的嚴峻現實,正在促使更多外企撤離中國。

今年1月16日,李強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再向世界喊話,歡迎各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

中共官媒報道稱,李強前往達沃斯參加會議的有三個目的,排在首位的就是重建信任。另外兩項是加強合作和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李強的說辭與北京這些年的許多做法反差巨大。#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