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兩會」上宣布取消了李強的總理記者會,引發國際關注。3月12日,又傳出李強或不依例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會見全球商業領袖的消息。專家表示,目前從中共官員到學者的自我封口是大趨勢,中國有點回到改革開放前要關門的感覺。

李強或取消見全球商業領袖

路透社3月1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雖然李強仍計劃參加今年3月24日至25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但是可能不會如往年那樣會見境外代表。

2000年以來,該論壇每年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辦,傳統上是全球企業CEO和中共政府高層面對面溝通的重要機會。

就在3月11日結束的「兩會」上,逾30年形成慣例的總理記者會被取消。當局還修訂實施40年未變的《國務院組織法》,新加入確保服從中共中央權威的條款,削弱了國務院的權力和獨立性。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丁樹範3月13日對《大紀元》表示,無論李強不接見國際記者,還是不打算和外國的CEO碰面,基本上都應該是中共黨魁個人的因素。因為大權都在黨魁手上,黨魁不想別人搶他的風頭,所以以後類似這種高層領導人的對外溝通,可能都會越來越有問題。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3月13日對《大紀元》表示,李強知道中共黨魁權勢熏天,一不小心自己就有危險,所以他時時刻刻非常警惕,很可能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馮崇義說,如果李強和外企的老闆談,被問一些棘手的問題,他無法作出保證。「比如(實施)《反間諜法》這些都是錯誤,同時要讓他們放心投資去中國,這兩種東西面對面他是無法說圓的,他就採取迴避的方式,不觸碰這些敏感的問題。」

李強對外被封口有跡可循,去年6月他首次出國訪德,北京不允許記者在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李強的記者新聞發布會上提問,德方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遺憾。

中共「開放」「安全」兩手做法加劇外資疑慮

在經濟下行、外資撤離的趨勢下,當局曾在多個場合表示過希望外資進入中國。2023年初,李強會見了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境外代表。他當時宣稱中國將進一步開放。之後從2023年和今年年初的一系列活動中與外國商界領袖的多次聚會上,李強也重複了這一訊息,最近一次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

今年初,官方宣稱近年來不斷擴大金融開放,目前外國資本可以持有銀行保險機構100%的股權。
但另一方面,當局卻在近年來推出了嚴厲的《反間諜法》,對外國盡職調查公司屢次進行搜查,或發布禁令。中共國安部高調介入經濟治理。

丁樹範表示,中共當局這種做法會對外資影響很大,因為到中國投資要了解很多官方的政策,但是現在官方連數據都不公開,或者公開的數據令人懷疑,現在也不讓外企和總理進行直接對話,所以外資對中國的投資會越來越有所顧慮。

雖然官方還是表示鼓勵外資投資,但是外資到大陸投資在持續地減少。中共商務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同比下降11.7%,至人民幣1,127.1億元。由於中共官方數據經常隱瞞不利情況,實際情況可能更差。

中國大陸再度關門?

丁樹範認為,從整個趨勢來看,中共黨魁現在對於與外界溝通越來越有顧慮,他下邊的官員可能會揣摩上意來處理類似的事情,就是跟外界的直接溝通能夠避免就避免。而且這種自我封口,還不只是官員,大陸在海外的學者現在也都越來越自我封口,很多的會議他們能夠不參加就不參加。

「中國大陸似乎有點走向改革開放前要關門的這種感覺。」他說。

台灣勵志協會(TIA)CEO賴榮偉3月12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黨魁的想法和毛澤東的那一套做法類似。鄧小平因為經過文革,受過毛的批鬥,要改革開放,集體領導,但是中共黨魁要權力更集中,這樣的做法也是跟國際脫軌的。

「現在整個中共的政治體系,做任何事情,一定都是往上看,往黨中央看,往中共黨魁看,它是命令式統治,政治凌駕一切。」

賴榮偉還說,他曾認為,中共黨魁在二十大之後到世界各國去訪問,各省幹部也開始搞招商,但這種做法只是工具性的、短暫的,有幾個月稍微對外國比較友善一點,之後又開始亂搞。所以即使在遇到不順的時候,黨魁會搞一點開放,但是本性還是會封閉。所以現在中國很像是走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感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