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經濟危機四伏。2024年中共經濟政策會怎麼走,中共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中共「兩會」期間關注的焦點。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強調堅持中共黨魁核心領導,「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專家認為,兩會後,中共將全面直接插手國務院運作,而中國經濟在此情況下難有復甦或改變的可能性。

新華社未報今年國務院工作重點

3月5日,中共人大會議的第一個議程是聽取總理李強的長篇「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一般包括兩方面:一是回顧過去一年的政府工作。二是宣布本年度政府工作的目標任務、重點和政策措施。這是李強上任後的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

當天中共官喉新華社以「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為題做了報道,但全文只用了359字。

新華社的報道中,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首先提到,「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等。

新華社的報道沒有列出2024年中共國務院的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2024年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工作用163字作了高度概括。

歷年「兩會」,中共總理在全國人大首日做政府工作報告是最重頭的看點。

相比2023年中共兩會時任中共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當時的報道用了1,347字,列出了中共國務院來年的8個工作重點,包括恢復和擴大消費,解決製造業重點產業鏈問題等的具體措施。

國務院或成中共中央第二辦公廳

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論調,與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語高度一致。

去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黨魁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全面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

時事評論員楊威表示,中共國務院職能被弱化,中共中央將全面直接插手國務院的運作。兩會後,中共國務院辦公廳正變成中央第二辦公廳,由中共中央(黨)直接指揮。此前,國務院職能已被肢解,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共央行雖是國務院的機構,應已直接聽命於中共黨魁。

此外,引外界關注的還有,在前一天的中共人大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婁勤儉稱,總理記者會取消;並聲稱將修訂《國務院組織法》,包括明確國務院的性質地位,完善國務院機構及其職權等。

專家:中國至少有15種經濟危機

中共進一步弱化國務院職能、強調中共對中國經濟的領導,還加緊輿論上的宣傳。兩會的前一天,3月4日,新華社刊發題為「認清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和潛能」的文章,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既是我國經濟制度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對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充份信任」。

不過,專家普遍對此不認同。中共兩會前的2月28日,德國之聲發表題為「黨管一切,管死了經濟」的文章。文章通過蘇黎世大學宏觀經濟學退休教授Beat Hotz-Hart的客席評論,以及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中國陷入了經濟死胡同」的評論文章說明意識形態為主導的中共當局對中國經濟的干預和傷害。

近年來,中國經濟在中共的干預下陷入困境。2023年,房地產危機、地方債務危機、人口危機、高青年失業率、國內消費需求和出口市場雙雙疲弱、外資撤離等等同時爆發。

兩會前的3月1日,《華爾街日報》剖析了中國經濟八大「痛點」,分別是房地產——增長引擎熄火;消費者信心——萎靡不振;消費者價格——通縮之國;債務——強弩之末;人口——勞動者數量減少;外國投資——撤離;貿易——壁壘提高。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對《大紀元》表示:「八大痛點應該是比較客氣吧,實際上不只是八大痛點,事實上應該是至少有15種經濟的危機。」

他舉例,還有失業潮、廠商倒閉、工資下跌、財政萎縮、外貿下跌、人民幣貶值、股票下跌、房地產爆煲、外匯流失等,遠不止8種危機。

「基本上很難有甚麼樣具體解決辦法,主要是因為這些經濟弊病都是由共產黨體制所決定的,再加上這個體制當中的獨裁者經常做出政策上的誤判。」宋國誠說,中共「把問題當作解決問題的方法」。

專家:中國經濟只有一架低價馬車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認為,中國經濟的實質問題不是經濟本身,而是政治問題,表現在經濟,根植在政治。那麼中國經濟為甚麼到了今天這麼惡劣的程度,完全是中共政策造成的。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中美貿易戰之後,中歐和中日這些國際關係的緊張,導致對中國過去比較相當依賴出口這種經濟,以出口導向性經濟面臨的挑戰跟壓力非常巨大。而且它的產業受到東南亞14國還有墨西哥這15個國家的不斷蠶食。」

「他們以為是依靠基建方面,通過政府來大興土木、投資能夠拉動經濟。其實,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不是三駕馬車,它只有一個低價馬車,就是出口。」黃大衛說,「它的內需、消費、投資,其實都是依賴於出口而生存的。」

宋國誠也認為,「比如對外企,一方面在外面招商引資,(讓人)認為可以信任中國,但是實際在內部搞反間諜法,搞對私營企業的各種監控、排查等。所以在一個極權統治體制下,這本身就是一種體制上內部的矛盾。」

「習近平的經濟思想本來就不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體系(思想),他的很多做法,比如對住房問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營企業要建立民兵組織等。現在是甚麼樣的年代了,這種種做法體現了(中共)體制上的內在結構性矛盾。」他說。

宋國誠認為,中共極權統治加上中共黨魁個人獨裁等因素,「這個體制本身不做結構性的改變,我覺得(中國經濟)基本上是病入膏肓了,難以回頭,很難在至少在幾十年內有任何復甦或者是改變的一個可能性。」◇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