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下自由收緊,有香港的大學學者稱大專學界正出現離職潮。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訪問多名香港的教授,當中有人稱放棄香港的高薪職位,寧願減人工到其他地方任職,並有人形容「有批判性思考的研究人員已經離開」。

報道在周二(24日)刊出,並引述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Carsten Holz說法稱,2020年至2022年,科大社會科學部門離職的教員已經近半,部份提前退休,亦有人尋找其他工作機會。剩下的人年資較淺、從事「非政治研究(apolitical research)」,並指「他們知道這是政治上可接受的」。官方數據顯示,科技大學在2021至2022年流失一成的全職學術人員,遠高於前一年的4.5%。

棄高薪日本學者:自由的空間正在縮小

另外,曾經任職城市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小林哲郎(Tetsuro Kobayashi),已經轉到較低薪的東京早稻田大學任教。他直言,「在香港,自由的空間正在縮小」,中共打壓民主自由是他決定放棄高薪職位,轉而接受東京的低薪職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並表示,越來越難獲得對研究至關重要的民意數據,「無論研究的性質如何,都存在被標籤為『反華』,並成為被攻擊目標的風險」。

翻查資料,小林哲郎在2020年8月在其Twitter表示,就一項研究委託民意和市場調查公司YouGov進行問卷調查,但YouGov卻以有機會違反港區國安法為由,要求小林哲郎刪除部份題目。他當時稱,該次是他在港進行學術研究以來,首次被民調機構要求刪除題目。他當時又表示,明白對方在大陸有不少業務,故作出上述決定,自己會按YouGov要求,用其他較不敏感的問題代替。

曾任科大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的李靜君在2021年離職,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社會學教授。她稱,在國安法下,作為學者、作家、老師都已經無可能履行職責。

李靜君曾因稱「香港不屬中國,而屬全世界」而遭黨媒及親共人士批評。

訪問中國變得更困難

報道訪問華盛頓的詹姆斯敦基金會智庫高級研究員、曾經在中文大學教授中國研究的林和立,他說研究人員訪問中國變得更加困難,學者獲允許訪問官員或閱讀中國圖書館的檔案的程度,變得越來越有限。

《金融時報》的報道亦提及港大移除「國殤之柱」;去年有親共立法會議員呼籲香港研究資助局「去西方化」;美國人權法學者Ryan Thoreson,在去年被拒發簽證入境香港;及美國國務院贊助、作為美國學者前往香港和中國大陸途徑的傅爾布萊特計劃(The Fulbright Program),2020年已經因為國安法暫停。

官方數據顯示,去年有361名教員離開香港的8所公立大學,流失率達7.4%,是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最高。@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