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目前在中國社會是一個極具爭議的熱門話題,一方面是政府大力推廣,另一方面是學生家長強力抵制。原本從事核酸檢測的巨頭如今也轉行做起預製菜,更加劇了這一爭議。分析認為,政府力推預製菜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戰備模式。
所謂預製菜,是指將食材經過預處理後,在中央廚房集中烹飪,然後再經過包裝與冷凍的菜品。消費者只需簡單加工即可食用,因此具有便捷、高效和成本低的特點。預製菜的概念,在中外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特別是快餐行業大多使用這一技術。
從今年開始,中共當局突然開始全方位的在中國推廣預製菜。
今年年初(2月13日),中共國務院發布指導振興農村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即每年的第一份文件。其中明確提到「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中共喉舌新華社特意強調,這是預製菜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
一個星期後,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在北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3月3日,中國首部「預製菜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發表。不到兩個星期,又出現了2023年中國預製菜產業白皮書。市場上還相繼出現了各種與預製菜有關的「行業發展報告」、「商業布局分析」、「市場情況展望」以及「大數據觀察」等。
7月31日,中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改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再次督促,「挖掘預製菜市場潛力,加快推進預製菜基地建設。」
8月23日至25日,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召開「2023預製菜產業未來峰會」。9月16日,中共央視「農業農村」節目中心消息,中國預製菜爭霸賽第二站比賽在安徽舉行。
家長抵制預製菜
推廣就要有人買單,校園似乎成為首選目標。
9月18日,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學校食堂預製菜配送服務中標結果」公布,招標單位為江陵縣教育局 。也就是說,需要配送預製菜的可能是江陵縣教育局所管轄的所有學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和職業學校。
江西省贛州市一家今年5月份才成立的餐飲公司,近日被披露已承包了當地25家學校的預製菜。
這一切引起了家長們的警覺。自9月份開學以來,河南、海南、廣東、浙江、江西等地都有家長提出質疑,甚至開始抵制預製菜。家長們的意見大概分為幾類:
一、安全與質量
不少家長擔心預製菜添加很多防腐劑,再加上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不好,會給學生的健康帶來風險隱患。
二、營養與健康
預製菜一般都是高油高鹽高糖的菜品,還有一些蔬菜要進行脫水處理,營養會流失,增加了學生變肥胖的可能性,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三、知情權
還有家長提出知情權與選擇權的問題。因為他們不知學校是否給學生提供的是預製菜。即使吃的話,家長也需要知道學校使用哪家公司的預製菜。學校沒有做到公開和透明,家長就沒有辦法監督。
在一個「抵制預製菜」交流群中,有幾位家長反饋孩子吃完學校餐食後出現腹瀉等問題。江西贛州多名中小學生家長發布影片,抱怨當地給學生統一配送的午餐存在速度慢、質量差、口感不佳等問題。江蘇無錫一位家長已因此事辭職,現在每天給孩子送飯。多地家長在「問政平台」上留言表達擔憂。
網絡上的公開影片顯示,一到午餐的時間,很多地區的學校外面擠滿送餐的家長。孩子們只能蹲著或站著吃飯,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抵制預製菜的呼聲迅速向全國蔓延。
核酸巨頭跨界
就在「是否允許預製菜進入校園」的爭議當口,有網民發現,疫情期間的核酸巨頭「核子基因」也轉型做起了預製菜。
與其關聯的公司名為武漢核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今年5月22日。該公司由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
8月7日,武漢核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了一個名為「九谷益聖」的商標,分類為「方便食品」,其相關產品正屬於預製菜範疇。目前,其商標仍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核子基因的背景不簡單。其公司官網顯示,在三年Covid-19(中共病毒)期間,核酸檢測超7億人次。當時普通中國人連出家門都不容易,而核子基因卻把業務布局到全國。更重要的是,核子基因曾被曝光,其旗下的核酸檢測公司「屢屢違規受罰」,但核子基因毫髮無損。
核子基因被曝光跨界預製菜後,民眾對預製菜的不信任進一步加劇。網絡掀起一股討伐的聲浪。疑有權貴背景的核子基因成為眾矢之的。
由於動靜鬧得太大,中共教育部不得不出面。9月25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對中共官媒表示,鑑於預製菜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認證體系、追溯體系等監管機制,對「預製菜進校園」應持十分審慎態度,不宜推廣進校園。
不過,教育部並沒有禁止。
在安徽合肥的一位原餐飲業人員王大衛(化名),從事過十年的日本料理的相關工作。他9月28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預製菜的關鍵在於冷凍體系。
王大衛說,預製菜本來是很正常的,全世界都有,每天到飯店吃的東西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是預製菜。它只不過在口感上沒有現場加工的那麼好,營養也沒有生鮮的蔬菜那麼好。特別是保存期如果長的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冷凍鏈,必須在零下四十度超低溫冷凍才能夠保質。只要達到這麼低的溫度,保存時間再長都沒問題。
但是據他所知,中國沒有這樣的冷凍體系,即使有也是不完整的。家裏的雪櫃根本就沒有用。他說,「很多學校的預製菜都是小作坊做出來的,要想保存時間長的話,裏面肯定有添加劑之類的東西,這種預製菜肯定不能給小孩子吃!」
關於預製菜到底能不能吃的問題,暢銷書《股權戰略》作者馬方,9月22日在網絡影片中提出一個建議。馬方說,給豬吃的飼料保質期長180天,而現在給人吃的預製菜保質期長達300多天。那麼到底能不能吃如何判斷?
他建議,如果在機關食堂裏頭,你們的領導吃你就吃,他不吃你就別吃。你只要相信一個邏輯,這幫人可能很壞,但是他不傻。你不要相信一個人說的,而要相信一個人做的。如果在學校裏,那個校長吃預製菜,老師也吃,那你就跟著吃。一個校長、老師,如果做不到以身作則、行為示範,那就不要當老師了,那對這個行業是「一種羞辱」。
分析:變相的戰備模式
關於預製菜的市場規模,中國數據分析平台艾媒諮詢預計,2023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到5,100億元(約700億美元),到2026年將達10,720億元(約1,470億美元)。
中國問題專家、時政評論員唐靖遠9月28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在校園大力推廣預製菜有兩個目的。一個就是,以半強制的方式搶佔學生飲食這個穩定的市場,以更低的成本來賺取更多利潤。
另一個目的,中共在全國推廣預製菜,實際上等於將大眾的食品供應納入了一個龐大的計劃經濟範疇。民眾將逐漸喪失對食物的選擇權和自主權,最後變成給你吃甚麼就只能吃甚麼。官方將壟斷百姓的食物供應。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戰備模式,等於是在為未來某種極端情況,比如糧食危機、被空前的孤立封鎖做準備。
至於說民眾對預製菜的抵制,唐靖遠認為,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他說,從過去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到最近的「指鼠為鴨」,中共官方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反作為,已經徹底摧毀了政府的信譽。民眾幾乎對政府的任何推廣都本能的產生戒備,甚至反過來看待。這是中共自己長期顛倒是非、混淆黑白造成的惡果。所以民眾對預製菜的抵制,也反映出中共政府的信譽度在民眾心目中已經成為負值,造成整個社會運行成本的極大增加。這說明中共治下的社會已經走到了一個死胡同,這個體制已經沒有了任何出路。@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