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在中國舉步維艱。眼下,它在中國的平庸表現是華爾街巨頭的一個濃縮,他們從中國發財的夢想似乎正在破滅中。

貝萊德於2021年成為首家在中國經營全資共同基金業務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但是根據金融數據提供商Wind的數據,就境內管理資產而言,貝萊德在近200家中國共同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45位。而諸如富達國際和路博邁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則排名更低。

隨著中共煽動民族情緒、打擊外國公司,本土企業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金融公司,許多美國投資銀行在中國的交易流量已經放緩。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獲取數據的難度加大,抑制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興趣。

拜登總統頒布的新行政令將禁止美國人投資一些中國公司,這是一系列挫折中的最新一起。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董事長、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保羅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Stephen Roach告訴《華爾街日報》:「幾年前在中國自由運作的西方商業模式現在每個月都在受到挑戰。」

「今天的環境比以前要困難得多。」他說,「大規模擴張計劃至少都被擱置了。」

外國投行參與中企IPO量嚴重不足

根據中國業務年報,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去年均報告在中國的投資銀行業務收入下降。與此同時,中國同行中信證券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的收入分別增長了6%和0.3%。

以高盛為例,過去十年,它在中國主導或共同主導了7次首次公開招股(IPO),其中2022年1次。而中信證券僅2022年就主導了57宗IPO。摩根大通去年主導了2次IPO,摩根士丹利則一次都沒有。

隨著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熱情減弱,跨境企業也受到打擊。

Wind數據顯示,去年外國投資者通過熱門交易超連結淨買入120億美元的中國國內股票,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低金額。與此同時,截至7月底,他們在2022年從中國債券市場撤資約840億美元,在2023年撤資200億美元。今年,外國對中國股票和債券的需求有所回升,但大量購買的日子似乎已經結束。

外國資產管理公司業績比大盤還差

對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國際機構發現很難與規模更大的中國競爭對手競爭,這些競爭對手銷售更多種類的共同基金,包括專注於特定行業和投資主題的產品。

貝萊德2021年在融資66.8億元人民幣(約合9.17億美元)後,在中國上市了首隻共同基金——新視野混合證券基金,投資於數十隻在中國大陸上市的中型和大型股票。

截至6月30日,該基金的資產縮水47%,自推出以來,遭遇投資者贖回和負30%回報率的打擊。該股的表現比大盤還要差。同期,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最大股票的中國滬深300指數回報率為負16%。

美國另一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先鋒集團(Vanguard)在計劃進軍中國後,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在意識到在中國建立重要業務既困難又昂貴之後,先鋒於2021年暫停了在中國開展共同基金業務的準備工作。它仍與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經營一家機械人諮詢服務合資企業。

許多華爾街分析師對2023年初的中國市場做出了樂觀預測,預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擺脫COVID疫情限制後重新開放,將引發消費者的支出激增。而如今,中國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經濟數據,促使中共央行出人意料地下調了主要利率。中共官員還表示,在經歷了數月的螺旋式增長後,他們將停止報告青年失業率。

香港東方資本研究部董事總經理Andrew Collier告訴華日,華爾街現在正在應對「地緣政治風險,這些風險使這些投資不值得再花時間和精力,特別是如果你賺不到很多錢的話」。#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