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七日的第33屆書展已完滿結束,昨日是最後一天展期,貿發局表示,合共吸引近百萬人次入場,當中旅客佔一成。但有書商表示,今年銷情不理想,還未確定明年是否會再參展。
最後一天的書展,會場人流不算太多,不少書商都減價促銷,「買一送一」、「套裝半價」等字眼掛於攤位當眼處,市民亦趁機來「掃平貨」,有家長帶同行李箱,花費過千元為小朋友買圖書、書包及文具。
意豐企業負責人簡小姐的書攤人頭湧湧,更有大陸遊客「買了一整箱書」,廣州來的李先生跟2名友人,每人帶一個行李箱到書展買書,他買了10多本5元一本的書,大讚書籍很便宜而且實用。
簡小姐指書本由原先30元一本減至全店10元兩本,「因為不想再拿回店裏」,她指旨在清貨「不會賺的啦」,原來書本來源是香港已結業的大型書店Page One,「書不是UPDATE(最新),可能由2015年到而家,所以找舊書的人在這裏會好開心」。
台灣書商大塊文化由1999年至2019年都有參展,書展負責人廖先生表示今年是蝕錢,「今年是真的很差」。他解釋因為往年台灣館以前在三中商旁邊,但今年貿發局決定將台灣館移至會場較中間的位置,加上客群有改變,以往中年人士較多,「今年幾乎都年青人」,並不是他們的書籍銷售對象,以致銷情不理想。
廖先生坦言,因為疫情停了參加書展3年,再來參展感到「其實整個香港變很多,明年還未確定會不會來,希望可以來」。
書展人均消費更達872元
小說類書籍最受歡迎
貿發局署理總裁張淑芬表示,香港全面恢復通關後,不少大陸及海外作家和展商都親臨參展,吸引更多市民及旅客入場,消費券亦帶動了市民在三個展覽(書展、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的消費意欲。
大會委託研究機構於書展期間進行抽樣調查,訪問逾800位入場人士,了解書迷的消費預算及閱讀習慣。調查顯示,受訪者今年在書展的消費金額平均為872港元,金額更佔全年購買印刷書籍平均支出(1,254港元)的70%。貿發局認為,調查反映書展是書迷採購心頭好的重要平台。
96%受訪讀者在過去一個月有閱讀印刷書籍,平均閱讀時數為16小時。書展最受讀者歡迎的書籍種類,頭五類分別為小說 (52%)、漫畫(26%)、旅遊(20%)、兒童及青少年讀物(20%)及文學(19%),其次為自我增值、補充練習、藝術及音樂和心靈勵志等。
電子書方面,有65%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有閱讀電子書,期間他們閱讀電子書的平均時數為9小時。
被問及到訪書展主要目的時,最多受訪者表示來書展購買最新出版書籍(59%),另有49%受訪者進場享受購書折扣優惠,25%受訪者參與多元文化活動,18%受訪者打算在書展購買兒童書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