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推出的一部港產片《全個世界都有電話》有一幕,設計師阿哲忘記帶智能手機外出,記不起約定的餐廳和好友電話,表現出茫然失措、四處碰壁的樣子。這個場景令觀眾反思,現實生活中,若有一日沒帶手機,又有急事找家人朋友時,有多少人仍能記得電話號碼?公眾收費電話亭在當下是否已經成為了淘汰產物?香港電訊今年4月起陸續在銅鑼灣、中環推出智慧電話亭,《淘汰中的公物——電話亭》作者徐振邦搶先體驗,深感電話亭中的電話已變成「副產品」,不免感嘆時代變遷。

隨著時代變遷,「人手一機」成為常態,20年前遍布全港各區上萬個電話亭如今跌剩三位數。1990年代在電話亭前大排長龍等待回覆傳呼機的場景已一去不復返,許多電話亭已經演變成「白鴿亭」、「吸菸亭」、「雜物亭」,造成衛生問題,影響城市形象。2019年通訊事務管理局決定拆除使用率低的電話亭,舊式電話亭迅速在大眾的視野中消失,中學老師徐振邦(徐Sir)一向關注城市保育話題,2020年起開始走遍全港各區拍攝記錄,一年內拍攝了近600個電話亭,為下一代留下電話亭最後的記憶。

徐振邦將走遍全港各區拍攝電話亭,2021年出版《淘汰中的公物——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徐振邦將走遍全港各區拍攝電話亭,2021年出版《淘汰中的公物——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見證一個時代的公眾收費電話亭

談及電話亭的起源,還要從1920年代講起。1921年,英國郵政總局推出第一代公共電話亭,1924年英國建築師史考特爵士(Sir Giles Gilbert Scott)的紅色圓頂電話亭得到青睞,成為了英式電話亭的雛形,唯最初的電話亭是木製,後來才改用金屬設計。

位於陽明山莊的英式紅色古典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位於陽明山莊的英式紅色古典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香港對於電話亭的記錄從1950年代的報章可以了解,徐Sir收集到最早的報道資料是1953年12月20日的《華僑日報》,提及將在九龍多個地區設有電話亭,「亭之四周,設有窗門,致電者立於亭中,可見街外動靜,必要時可以將玻璃窗們關上,使談話聲不會外揚。」1954年1月,香港第一座公眾收費電話亭在中環雲咸街啟用,隨後遍及港九各區。徐Sir描述,第一代電話亭的外觀與傳統英式電話亭相似,但顏色是綠色的,鐵鑄鑲嵌玻璃。當時的電話並非直接撥號,而是先由接線生接線,駁通後再投入硬幣,每次4毫,以3分鐘為限,在當年是昂貴的服務。電話亭的收費在1997年調整成每5分鐘1元,並維持至今。

隨後香港電話亭的顏色經過多次轉換,設計形態也不一。1966年,電話公司設計了新款電話亭,用塑膠代替玻璃。1980年起,電話亭再次大翻新,演變成現今四方膠箱的模樣,在地鐵站內新安裝的公眾電話,則置於塑膠隔音罩內。

位於中環的室內電話亭,設有塑膠隔音罩。(受訪者提供)
位於中環的室內電話亭,設有塑膠隔音罩。(受訪者提供)

在四處拍攝電話亭的過程中,徐Sir亦看到了一些不同形態的電話亭,例如在佐敦街頭所見的半門設計、僅遮蓋上半身的電話亭;天水圍公園所見的水泥柱、透明頂,與公園集體設計相兼容的電話亭;還有十分罕見的綠頂、淺藍外框的無門電話亭,是環球全域電訊公司(HGC)的公共電話,全港僅有10個。

佐敦街頭半門設計、僅遮蓋上半身的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佐敦街頭半門設計、僅遮蓋上半身的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天水圍公園的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天水圍公園的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尖沙咀街頭淺藍外框的無門電話亭,是環球全域電訊公司(HGC)的公共電話。(受訪者提供)
尖沙咀街頭淺藍外框的無門電話亭,是環球全域電訊公司(HGC)的公共電話。(受訪者提供)

灣仔街頭的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灣仔街頭的電話亭。(受訪者提供)

香港電訊在1984年首次推出電話卡,面額從10元至250元不等。公眾插卡電話機受歡迎,1989年,香港電話公司推出了新插卡電話機,過百部新款電話機遍設港九新界。

香港電話公司的儲值電話卡。(受訪者提供)
香港電話公司的儲值電話卡。(受訪者提供)

徐Sir還提到,電話簿也是昔日通訊的重要見證,如今大家都習慣將電話號碼保持在手機中,不再像過去那樣需要翻查電話簿了,他展示了自己的一些藏品,例如香港電訊推出的《商業電話簿》和《黃頁消費分類》等,如今已不再出版。

香港電訊曾推出《商業電話簿》和《黃頁消費分類》,如今已經絕版。(受訪者提供)
香港電訊曾推出《商業電話簿》和《黃頁消費分類》,如今已經絕版。(受訪者提供)

傳呼機與電話亭唇齒相依 手機普及後沒落

徐Sir回憶,1990年代是電話亭最為鼎盛的時期,甚至需要大排長龍,原因與傳呼機(Call機)流行有關,「最初的Call機是沒有甚麼資訊的,當有Call進來的時候,一定要找電話覆Call,打去call台(傳呼中心),透過傳呼員告知信息內容,才知道是誰打來,事情重不重要。有些店舖會提供免費電話,當然免費電話排得更久。有時候可能不是想省錢,而是沒有1塊錢在身。以前我是隨身攜帶一塊錢硬幣在身,確保隨時可以覆到call,排隊排多久就沒什麼印象了,但是一定要排隊,排十分鐘八分鐘是很正常的事。」他形容,在傳呼機年代,電話亭是相輔相依的通訊設施,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徐Sir表示,後期的傳呼機就可以顯示資訊了,大概可以知道是甚麼人找自己,一些不必要的電話就可以選擇不回覆,這樣大大降低了電話亭的需求。到了後期手機的出現,對電話亭的需求少了,「人去亭空」的現象就開始凸顯。

時代變遷,當打電話變的越來越便捷,公共收費電話的收益急劇下降,甚至維護起來還賠錢。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的文件中指出,截至2017年,電訊業就提供公眾收費電話機的「全面服務補貼」費用合共約1,800萬港元,通訊事務管理局(通訊局)於2017年6月公布,決定就按全面服務責任提供的公眾收費電話機數目展開檢討,2019年決定將現時1529個電話亭電話中的765部,剔除出《電訊條例》「全面服務責任」公眾電話之列。徐Sir認為,電話亭的拆除大勢所趨,手機普及及免費通訊軟件的興起,舊式電話亭的模式已不再通行,眼見坊間對這一歷史並無詳細紀錄,能透過一己之力拍攝和整理香港電話亭的興衰史,也是留給下一代的重要見證。

位於中環的智慧電話亭,今年5月安裝。(受訪者提供)
位於中環的智慧電話亭,今年5月安裝。(受訪者提供)

當電話變成「副產品」 電話亭何去何從

不只是香港的電話亭沒落,環觀世界各大城市,頻頻出現在電影電視中的電話亭也終將走入歷史。以美國紐約為例,市區街頭8,000多座電話亭自2015年起拆卸,以「LinkNYC」通訊平台服務取代,提供免費WiFi上網、USB充電、地圖交通資訊、免費撥打美國國內電話、911報警等功能,過去的電話機變成了平板電腦,使用者需自備有線耳機作為聽筒,可以插入智能裝置打電話,設備亦設有揚聲器和麥克風,還有帶盲文字母的觸覺鍵盤。2022年5月,紐約市最後一座付費電話亭被拆除,也意味著向舊時代告別。

紐約街頭的「LinkNYC」通訊平台,取代傳統收費電話亭。(曾蓮/大紀元)
紐約街頭的「LinkNYC」通訊平台,取代傳統收費電話亭。(曾蓮/大紀元)

香港的電話亭亦面臨轉型,首部香港電訊智慧電話亭於今年4月在銅鑼灣推出,取材自早前與職業訓練局合辦比賽的優勝者,以提供一站式服務功能為主,並進一步支持腦退化症人士及其照顧者,將支援「友里蹤跡」應用程式的 覆蓋,可協助偵測腦退化症走失人士的位置。徐Sir分享:「新推出的智慧電話亭是一個有瓦遮頭的資訊螢光幕,也有電話的存在,所以我覺得它是保留了電話亭的精髓的,但是至於它的電話亭的作用肯定是轉移了的,舊式的電話亭只有一個功能,就是打電話,新式的電話亭有多功能,多功能到基本上電話的作用反而是副產品。」徐Sir在體驗了智慧電話亭後如是說。這兩座最新座落於銅鑼灣、中環街頭的電話亭有免費Wi-Fi服務、免費USB充電、社區資訊、新聞、天氣及交通消息,並設有支援多種電子支付打電話方式,不會出現需要四處尋找1元硬幣的尷尬情景。但有多少人會使用其電話功能,就不得而知了。

徐振邦認為,電話已經成為了當下智慧電話亭的副產品,主要的功能不再是打電話。(受訪者提供)
徐振邦認為,電話已經成為了當下智慧電話亭的副產品,主要的功能不再是打電話。(受訪者提供)

當電話亭的核心——電話不再是重點,「亭」本身的存在還有價值嗎?是否可以活化用作不同的用途?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活化」案例,譬如在德國柏林,有團體將其改裝成流動圖書館;英國倫敦的部份電話亭改裝成手機充電站及社區小店;蘇格蘭的電話亭改裝成24小時自助Café;日本大阪的藝術家將其變成金魚缸藝術品⋯⋯徐Sir也嘗試過向電訊公司申請一座電話亭進入學校作為教育用途,可惜不同部門有不同的說法,「活化」的工作並不那麼簡單,最後唯有作罷。談及香港的電話亭未來何去何從,徐Sir認為拆卸是大勢所趨,唯有盡量用照片做紀錄,用文字和圖片為「電話亭」時代劃上句點。◇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