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數據顯示,在前十名癌症之中,大腸癌排名第三。醫師表示,現今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發生原因除了與飲食習慣有關之外,久坐不動也是危險因子。
腸癌發生的位置和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說,大腸為ㄇ字型,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略分為右側大腸癌(升結腸、盲腸)、左側大腸癌(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症狀有些許不同。
右側大腸癌以腹脹、腹痛、貧血最常見;左側大腸癌則以大便習慣改變、細便、血便為主,因阻塞關係會有腹痛表現;直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排便改變等,直腸離肛門很近,一般人容易誤認為是痔瘡,因而延誤就醫。
致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為甚麼現今罹患大腸癌的人數居高不下?蕭奕宗指出,有一些危險因子要特別注意,包括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肥胖、抽煙等;在飲食方面,現代人喜歡吃油炸、燒烤類的食物,加工肉品和紅肉的攝取量也比較多,再加上蔬菜、水果攝取量不足,因而缺少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
此外,久坐不動也是致癌的危險因子。曾有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會增加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以及分別增加6%、10%罹患肺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蕭奕宗說明,現代人工作和生活型態都偏向靜態,上班坐在辦公桌前,回家坐在電視或電腦前,耗費的體力比較少,久坐就會造成腸道蠕動狀況開始變慢,增加腸道發炎的機率,如果又因為活動量不足而導致肥胖,新陳代謝變差,自然就成為癌症的高風險族群。
還有長時間待在室內,相對會減少晒太陽的時間,人體的維他命D就會缺乏,而維他命D已經被證實能保護腸道、降低罹患腸炎和腸癌的風險,因此建議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一定要抽空起身動一動,午休到戶外晒一晒太陽,讓身體有機會補充維他命D。
檢查發現瘜肉需要切除嗎?
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瘜肉演變而來,如果檢查發現瘜肉,需要切除嗎?蕭奕宗說,瘜肉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和腺瘤性,其中腺瘤性瘜肉最有可能癌變,如果發現超過1公分的瘜肉,建議都要切除,尤其是年紀愈大的族群,腺瘤性瘜肉的機率愈高。
與其它癌症相比,大腸直腸癌是一種治癒率比較高的癌症,第1期的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期達80%,第3期達65%,所以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常保身心和腸道健康之道
蕭奕宗在此也建議民眾,無論是否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年滿40歲以後,每年都應該做糞便潛血篩檢,並且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每星期規律運動(每星期3天、每次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次以上),假日多從事戶外活動以紓解壓力,才能常保身心和腸道的健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