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正在備戰的話題近期引發外媒的關注。英國《衛報》5月29日也發表中共糧食和能源方面的相關文章。
分析認為,儘管習近平一直在強調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但仍面臨很多挑戰。中共若發動入侵台灣的戰爭,最大弱點就是對食品和能源進口的依賴。
之前,習近平在去年10月的二十大講話中多次強調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糧食安全難解決
中國人口眾多,但人均耕地面積卻相對較小。近年來隨著人口城市化,飲食結構也發生變化,農民數量下降。
這使得中國越來越依賴進口來填飽老百姓的肚子。如果與台灣爆發戰爭,中國進入戰時的經濟,糧食供應成為一個大問題。
《衛報》說,在糧食供應方面,更大的挑戰是提高中國的國內糧食生產力;過度使用化肥降低了大片農田的土壤肥力,這意味著一些中國作物的成本是美國的兩倍,而產量卻大大降低。
此外,缺乏在美國廣泛使用的基因改造種子,使問題更加嚴重。
基因改造種子可減輕乾旱、蟲害和疾病的風險,幫助規避農業生產活動每季面臨的不可預測的現實,因此常被稱為「農業晶片」。
美國國會常設機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202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說,通過農業間諜活動獲取美國的商業機密,已經成為中共提高農業產量並在全球市場上獲得更多競爭力的便捷途徑。
一個案例是,中共通過在美國的華人從愛荷華州的粟米田中盜取基因改造種子。此事件曾在美國引爆輿論,美國執法人員也拘捕了相關人士。
習近平將中國對食品進口的依賴視為國家安全問題,而大豆是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大豆被用廣泛於雞、豬、牛和三文魚等家禽和魚類的飼料中。
如今,中國超過80%的大豆消費依賴進口,這些採購主要集中在以巴西和美國為首的幾個主要國家。
習近平因此要求中國農民多種大豆,以確保糧食安全。中共官方表示,目標是到2032年實現約30%大豆的自給率。
但習的這一政策卻處處碰壁,導致專家認為,多種大豆可能會使糧食安全風險更高。
能源挑戰
烏克蘭的戰爭表明,戰爭爆發時,能源供應極有可能受到西方制裁的打擊。與擁有豐富天然氣儲量的俄羅斯不同,中國的大部份能源依賴於其它國家。
中國80%以上的能源來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儘管煤炭的大部份可由國內生產供應,但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則不然。
而這兩種能源在交通等領域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中國大約四分之三的原油依靠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
雖然這些國家在台海戰爆發時不太可能遵守西方對中共的潛在制裁,但它們的大部份原油都是通過海運油輪運輸,這些油輪很容易被攔截。
《衛報》報道,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訪問學者Paul Dabbar說:「鑒於當今中國周邊的環境,攔截海上進口……對西方的民主盟國來說相對容易。他們不需要在中國附近的地方做。」
Dabbar說,如果船隻受到美國當局扣押的威脅,相關公司將「非常迅速停止運輸」。
類似的風險也存在於天然氣。中國大約40%的天然氣依賴進口,但考慮到海運帶來的風險,中共增加了國內生產和陸路管道進口。
但《衛報》說,建設足夠多的管道以滿足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將是一項巨大的基礎設施挑戰。
多跡象顯示中共在備戰
還有其它方面的跡象顯示中共在備戰。在今年3月舉行的中共「兩會」上,習在4次單獨講話中都提到了準備戰爭的主題,其中一次他告訴將軍們要「敢打」。
當局還宣布,在過去10年中共國防預算增加了一倍,今年還將增加7.2%。
在最近幾個月,北京頒布了新的《預備役人員法》;在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省,各個城市建造新的防空洞;當局在全國範圍內成立「國防動員辦公室」。◇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