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城市杜伊斯堡(Duisburg)曾瘋狂地與中共建立經貿聯繫,希望能幫助該市恢復經濟。作為歐洲的中國物流樞紐,杜伊斯堡被稱為德國的「中國城」,當地官員曾吹捧這一稱號,而現在他們的態度發生大逆轉,承認「我們犯了錯誤」。

杜伊斯堡市(Duisburg)曾為德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盛產鋼鐵,而現在杜伊斯堡是後工業廢墟的象徵,由於全球產量過剩,鋼鐵價格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下降,導致十多萬個工作崗位喪失。杜伊斯堡失業率至今仍然很高。

這座城市對中共的吸引力一直很大,它擁有一個全球最大的內陸港口,將鐵路和公路網絡與萊茵河連結起來。

杜伊斯堡曾熱衷與中共合作 而現在立場大轉變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2014年訪問了杜伊斯堡,正式將這個內陸港定為「一帶一路」在歐洲的主要樞紐,還親自到場目睹了一輛剛從重慶開來的火車。自那以後,大約80%從中國開往歐洲的火車都要在杜伊斯堡停留。

當地官員原本希望,中共在那裏的投資可能會帶來經濟復甦。他們也說,在中國地圖上,對杜伊斯堡的標註比對柏林或巴黎的標註更為顯著。

儘管其它國家因安全擔憂阻止華為進入關鍵基礎設施,但杜伊斯堡卻全力以赴與華為合作。該市簽署了一份2018年備忘錄,要求華為為杜伊斯堡政府服務門戶和「智能城市神經系統」建設基礎設施。

有批評者認為,這類合作將導致中共政府可以直接獲取德國民眾的私人資料。按照中共相關法律,中國企業必須履行向中共政府信息公開的義務。

《華盛頓郵報》報道,歡迎中共投資的時代現在已經終結。目前空氣中瀰漫的是尷尬氣氛。去年,當地官員們表示,沒有續簽與華為的合作夥伴關係。原來簽署的那個備忘錄副本已從該市網站上刪除。在過去,常常每周都有中國商業代表團訪問杜伊斯堡,但現在已變成零零星星了。

《日經新聞》今年1月一篇報道說,「一帶一路」在杜伊斯堡的部份計劃是在萊茵河畔建立一個龐大的中國商業中心,數百家中國公司可以從這裏發展其歐洲分銷網絡,然而這些計劃在2021年「被埋葬」。

《華郵》曾在2018年就杜伊斯堡和中共的合作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當時就警告說,中共的投資可能不會像杜伊斯堡期望的那樣成功。雖然中共宣稱「一帶一路」的種種好處,但這一項目經常被批評是中共政府促進中國公司簽下大合同的一種方式,並通過商業和債務將外國國家與北京聯繫起來。

文章說,專家們警告,中共在西方國家的投資與其在發展中國家投資的原因大致相同,那就是給接受投資的合作夥伴製造財政依賴,確保獲得對方的政治支持,剝削當地的資源。

圖為德國西部杜伊斯堡港口。(Ina Fassbende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德國西部杜伊斯堡港口。(Ina Fassbender/AFP via Getty Images)

「我們犯了一個錯誤」

一位因話題敏感而要求匿名的官員告訴《華郵》,今年早些時候,「據稱是中國(中共)外交官」的人與當地安全官員接觸的努力引發了該市的擔憂。

「由於擔心有間諜企圖,最終沒有舉行會議。」這位官員說。

中國航運巨頭中遠集團最近因收購德國漢堡港的股份而成為爭議對象。中遠集團於去年10月悄悄出售了其在杜伊斯堡門戶碼頭30%的股份。

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中遠集團自願退出。但杜伊斯堡港口行政總裁Markus Bangen對《華郵》揭示了真相。

由於合同條款不允許Bangen對這一事件的具體細節發表評論,但他暗示,中遠集團是被要求離開的。

「我們的合同中有規定,你必須遵守這些規定。」他說,「如果你不這樣做,就像在足球比賽中一樣,會被亮出一張黃牌。有時是第二張黃牌,然後是紅牌:你就被踢出去了。」

杜伊斯堡官員現在熱衷於淡化與北京的聯繫。

杜伊斯堡中國商業網絡負責人、該市前中國事務專員Johannes Pflug表示,來自中國的火車只佔該港口業務的一小部份,但卻在諸多新聞報道中被大肆宣傳。

「杜伊斯堡市在過去幾年裏沒有那麼多好消息,他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過於強調正面的事情。」他說,「對於杜伊斯堡港,我可以確認,是的,我們犯了一個錯誤。」

他說,現在這個城市更加清醒。

「中國城」這一稱呼不再受歡迎

《華郵》說,不久前還將杜伊斯堡吹捧為德國的「中國城」(China City)的當地官員表示,他們不想再想要這一稱呼了。

杜伊斯堡的中國事務專員Markus Teuber說,「公眾輿論變了,政治觀點也變了。」

這座擁有50萬人口的德國城市的轉變,反映了歐洲在對華關係方面的更廣泛反思。儘管並沒有與中國在貿易上脫鉤,但根據在群聊平台Discord上洩漏的五角大樓軍方文件,歐盟在對中共的懷疑方面已經更靠近美國。儘管中共對歐洲展開誘惑力攻勢,但美國認為影響有限。


圖為2022年8月9日,杜伊斯堡的內河港口(Innenhafen)萊茵河沿岸景色。(Ina Fassbender/AFP)
圖為2022年8月9日,杜伊斯堡的內河港口(Innenhafen)萊茵河沿岸景色。(Ina Fassbender/AFP)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法國分析員Philippe Le Corre說,「我們不再是那個天真的大陸,認為『哇,美妙的中國市場,看看這些機會!』」

「我認為每個人都明白。」Le Corre說。

根據在群聊平台Discord上洩露的兩份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簡報文件,隨著歐洲決策者一直在討論他們的立場,中共已經開始了一項新的努力來塑造外界看法、推進國防目標和對抗美國的影響力。做法包括使用一種更加慎重的方法作為戰狼外交的補充;利用歐盟因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俄烏衝突帶來的經濟挑戰,分裂美國和歐洲。

其中一份文件還包括了參謀長聯席會議情報部門J2的評估。一份評估確認,根據3月份與歐洲外交官的談話,中共的努力基本上以失敗告終。

「北京可能沒有完全認識到歐洲合作夥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中共)意圖的警惕程度,並認為其不斷變化的言辭就足以挫敗跨大西洋關係。」評估總結道,「歐洲官員可能會以確保他們的經濟利益為目標,同時越來越與美國對PRC(中共)的看法保持一致。」

意大利政府打算退出中共的「一帶一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正在推動對敏感技術的出口管制,並推動對華關係「去風險化」。「去風險化」在剛剛結束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峰會上得到了成員國的一致認同。

中共轉向專制,對台灣的好戰態度,以及不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都引起了歐洲的警覺。

當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坦克開向基輔時,歐洲決策者看到歐洲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限制了他們的談判籌碼,因此開始警惕對中共的貿易依賴。正如德國總理朔爾茨本月在史特拉斯堡的一次演講中所說的那樣,許多歐洲領導人同意有必要在對華關係方面「明智地去風險化」。

德國政府內部正在就一份對華新戰略政策進行談判,裏面包含了一些強硬立場。儘管談判各方仍有一些內部份歧,但《華郵》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德國官員說,執政聯盟的夥伴們大體保持一致,但需要制定「具體細節」。#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